第一部分 |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 第二部分 | 成分/组成信息 |
第三部分 | 危险性概述 | 第四部分 | 急救措施 |
第五部分 | 消防措施 | 第六部分 | 泄漏应急处理 |
第七部分 | 操作处置与储存 | 第八部分 |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第九部分 | 理化特性 | 第十部分 | 稳定性和反应性 |
第十一部分 | 毒理学资料 | 第十二部分 | 生态学资料 |
第十三部分 | 废弃处置 | 第十四部分 | 运输信息 |
第十五部分 | 法规信息 | 第十六部分 | 其他信息 |
品名:螟铃畏; 螟铃威; 螟铃硫脲; N-对氯邻甲苯-N,N-二甲基硫脲; Chloromethiuron; C9140; Dipofene; N-(p-Chloro-o-tolyl)-N,N-di-methylthiourea; CAS:28217-97-2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工业品为土黄色粉末。略具乙酸气味。分子式C10-H13-Cl-N2-S。分子量228.76。熔点175℃。蒸气压1.07kPa(8×10^-9mmHg 20℃)。难溶于水(20℃水中溶解度50mg/l); 稍溶于乙醇、丙酮等。
接触机会:系硫脲类衍生物杀虫剂,防治水稻螟虫及棉铃虫。
侵入途径:可经口吸收。
毒理学简介:大鼠经口LD50: 2500 mg/kg。兔经皮LD50: >2150 mg/kg。属低毒类。本品毒作用类似苯胺,此系杂质抑或可能代谢产物对氯邻苯胺所致尚不详。
临床表现:误服中毒可出现紫绀、恶心、呕吐、头昏、乏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征象,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参见<苯胺>。
处理:参见<苯胺>。亚甲蓝有显效。对症治疗。
标准:危规:GB6.1 类61904、61905。原铁规:有机有毒品,84295、84296。UN NO.2588、2902、2903、3021。IMDG CODE 3097、6145、6146、6146-1页,6.1 类。
暂无相关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1、单位面向科研院所、学校和社会企业及科研单位,面向社会公共服务。
2、实验管理中心下设检测分析中心、科研测试中心、X射线应用中心。
3、面向物理、化学化工、材料、纳米、环境、电子、能源等众多学科。
4、拥有多台精密检测仪器设备。
5、能够从事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材料性能测定、材料质量综合评定等工作。
6、提供24小时开放服务、网络化的管理。
7、具备向校内外科学研究和品质鉴定提供公正、科研测试数据能力的重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