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 FZ/T 72016-2012 针织复合服用面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针织复合服用面料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规格、要求、检验规则、判定规则、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鉴定针织面料与其他材料经粘结复合工艺加工而成的服装用复合面料的品质。
【中国标准分类】 W62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30-纺织物
国家标准 GB/T 985.4-2008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适用范围】 1.1 GB/T 1040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础上,规定了测定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试验条件。 对单向增强复合材料的规定见GB/T 1040的第5部分。 1.2 见GB/T 1040.1-2006 中的1.2 1.3 本部分适用于下列材料: ——混入非单向增强材料的纤维增强热固性和热塑性复合材料,所用的非单向增强材料如毡片、机织物、无捻粗纱织物、短切原丝及上述增强材料的组合物、混杂纤维、无捻粗纱、短切或磨碎纤维或预浸渍材料(预浸料)等(对于直接注塑试样,见GB/T 1040.2-2006 中的1A 型试样); ——带有单向增强材料的上述材料复合制品和用单向层压片材构成的多向增强材料,所提供的层压片材应是匀称的; ——由这些材料制作的成品。 涉及到的增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聚芳酰胺纤维或其他类似纤维。 1.4 本部分应使用按ISO 1368 或其他等效方法制作的试板或从带有合适平面的成品或半成品经机加工制成的试样。 1.5 见GB/T 1040.1-2006 中的1.5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040.5-2008 农用复合钢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钢铁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 1809-1979 棉针织内衣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W63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61.020-服装
国家标准 GB/T 1811-1979 棉针织内衣汗渍牢度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W63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61.020-服装
国家标准 GB/T 1812-1979 棉针织内衣染色摩擦牢度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W63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61.020-服装
国家标准 GB 1813-1979 棉针织内衣绒布织物厚度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W04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3354-2014 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性能试验方法的实验设备、试样、试验步骤、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连续纤维(包括织物)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对称均衡层合板面内拉伸性能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Q23 建材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83.120-增强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355-201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纵横剪切性能试验方法的试验设备、试样、试验步骤、计算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连续纤维(单向带或织物)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纵横剪切性能的测试,适用的复合材料形式仅限于承受拉伸载荷方向为±45铺层的连续纤维层合板。
【中国标准分类】 Q23 建材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83.120-增强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356-2014 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定向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的试验设备、试样、试验步骤、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弯曲性能的测定,也适用于其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Q23 建材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83.120-增强塑料
国家标准 GB 3820-1983 机织物(梭织物)和针织物厚度的测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L30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31.180-印制电路和印制电路板
国家标准 GB/T 5009.119-2003 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mg/L。
【中国标准分类】 C53 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5591.1-2017 电气绝缘用柔软复合材料 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要求
【适用范围】GB/T5591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绝缘用柔软复合材料的定义和一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气绝缘用柔软复合材料,但不包括以云母纸为基的材料。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99-其他绝缘材料
国家标准 GB/T 5591.1-2002 电气绝缘用柔软复合材料 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要求
【适用范围】 GB/T 5591的本部分包含了与电气绝缘用柔软复合材料有关的定义和其应满足的一般要求。本部分不包含以云母纸为基的材料。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01-绝缘材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5591.1-1985 电气绝缘柔软复合材料 定义及一般要求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99-其他绝缘材料
国家标准 GB/T 5591.2-2002 电气绝缘用柔软复合材料 第2部分: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GB/T 5591的本部分规定了有关电气绝缘用柔软复合材料试验方法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气绝缘用柔软复合材料的性能试验。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01-绝缘材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5591.2-1985 电气绝缘柔软复合材料 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99-其他绝缘材料
国家标准 GB/T 5591.3-2008 电气绝缘用柔软复合材料 第3部分:单项材料规范
【适用范围】GB/T 5591的本部分规定了各种电气绝缘用柔软复合材料的分类、命名、要求、试验方法及供货条件。本部分适用于电气绝缘用柔软复合材料。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99-其他绝缘材料
国家标准 GB/T 5708-2001 纺织名词术语(针织品部分)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71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10-铝和铝合金
国家标准 GB/T 6002.9-2008 纺织机械术语 针织机分类和术语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W90 纺织机械与器具
【国际标准分类】 59.120.40-针织机械
国家标准 GB/T 6109.9-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9部分:130级聚酰胺复合直焊聚氨酯漆包铜圆线
【适用范围】GB/T 6109的本部分规定了双漆层的130级直焊漆包铜圆线的要求。底漆层以聚氨酯树脂为基,如果能保留原树脂的化学特性并且满足该漆包线规定的所有要求,则该树脂可以改性。面漆层是以聚酰胺树脂为基。130级表示热级,它要求最小温度指数为130,热冲击温度至少为155℃。对应于温度指数的摄氏温度并不就是推荐的漆包线使用温度,因为这取决于包括所用设备类型在内的很多因素。本部分规定的导体标称直径范围为:——1级:0.050㎜及以上1.600㎜及以下;——2级: 0.050㎜及以上2.000㎜及以下。导体标称直径按GB/T 6109.1-2008中笫4章的规定。
【中国标准分类】 K12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60.01-电线和电缆综合
国家标准 GB/T 6109.10-1990 漆包圆绕组线 第10部分:180级聚酯亚胺/聚酰胺 复合漆包铜圆线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K12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60.10-电线
国家标准 GB/T 6109.11-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1部分:155级聚酰胺复合直焊聚氨酯漆包铜圆线
【适用范围】GB/T 6109的本部分规定了双漆层的155级直焊漆包铜圆线的要求。底漆层以聚氨酯为基
如果能保留原树脂的化学特性并且满足该漆包线规定的所有要求
则该树脂可以改性。面漆层是以聚酰胺树脂为基。155级表示热级
它要求最小温度指数为155,热冲击温度至少为175℃。对应于温度指数的摄氏温度并不就是推荐的漆包线使用温度
因为这取决于包括所用设备类型在内的很多因素。本部分规定的导体标称直径范围为:——1级:0.050㎜及以上1.600㎜以下;——2级:0.050㎜及以上1.600㎜及以下。导体标称直径按GB/T 6109.1-2008中笫4章的规定。
【中国标准分类】 K12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60.01-电线和电缆综合
国家标准 GB/T 6109.11-1990 漆包圆绕组线 第11部分:200级聚酯亚胺/聚酰胺酰亚胺 复合漆包铜圆线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K12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60.10-电线
国家标准 GB/T 6109.12-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2部分:180级聚酰胺复合聚酯或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适用范围】GB/T 6109的本部分规定了双漆层的180级漆包铜圆线的要求。底漆层以聚酯或聚酯亚胺树脂为基,如果能保留原树脂的化学特性并且满足该漆包线规定的所有要求,则该树脂可以改性。面漆层是以聚酰胺树脂为基。180级表示热级,它要求最小温度指数为180,热冲击温度至少为200℃。对应于温度指数的摄氏温度并不就是推荐的漆包线使用温度,因为这取决于包括所用设备类型在内的很多因素。本部分规定的导体标称直径范围为:——1级:0.050㎜及以上3.150㎜及以下;——2级: 0.050㎜及以上5.000㎜及以下;——3级:0.250㎜及以上1.600㎜及以下。导体标称直径按GB/T 6109.1-2008中笫4章的规定。
【中国标准分类】 K12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60.01-电线和电缆综合
国家标准 GB/T 6109.19-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9部分:200级自粘性聚酰胺酰亚胺复合聚酯或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适用范围】GB/T 6109的本部分规定了三漆层的200级漆包铜圆线的要求。底漆层以聚酯或聚酯亚胺树脂为基,如果能保留原树脂的化学特性并且满足该漆包线规定的所有要求,则该树脂可以改性。中间层以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为基。面漆层是以热塑性或热固性树脂为基的自粘层。200级表示热级,它要求最小温度指数为200
热冲击温度至少为220℃。对应于温度指数的摄氏温度并不就是推荐的漆包线使用温度,因为这取决于包括所用设备类型在内的很多因素。本部分规定的导体标称直径范围为:——1B级:0.050㎜及以上1.600㎜及以下;——2B级: 0.050㎜及以上1.600㎜及以下。导体标称直径按GB/T 6109.1-2008中笫4章的规定。
【中国标准分类】 K12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60.01-电线和电缆综合
国家标准 GB/T 6109.20-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20部分:200级聚酰胺酰亚胺复合聚酯或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适用范围】GB/T 6109的本部分规定了双漆层的200级漆包铜圆线的要求。底漆层以聚酯或聚酯亚胺树脂为基,如果能保留原树脂的化学特性并且满足该漆包线规定的所有要求,则该树脂可以改性。面漆层是以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为基。200级表示热级,它要求最小温度指数为200,热冲击温度至少为220℃。对应于温度指数的摄氏温度并不就是推荐的漆包线使用温度,因为这取决于包括所用设备类型在内的很多因素。本部分规定的导体标称直径范围为:——1B级:0.050㎜及以上2.000㎜及以下;——2B级:0.050㎜及以上5.000㎜及以下。导体标称直径按GB/T 6109.1-2008中笫4章的规定。
【中国标准分类】 K12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60.01-电线和电缆综合
国家标准 GB/T 6396-2008 复合钢板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钢板的拉伸、剪切、弯曲、结合度、冲击、粘结和硬度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钢板为基材,以不锈钢或有色金属及合金为复材的轧制、爆炸、堆焊、扩散、铸造、爆炸轧制、堆焊轧制、扩散轧制及铸造轧制等加工方法制造的单面和双面复合钢板(以下简称为复合钢板)的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对其他金属复合板,也可参照执行。
【中国标准分类】 H22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6396-1995 复合钢板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46 钢铁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金属材料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