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 GB/T 33501-2017 碳/碳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碳复合材料室温拉伸性能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设备、试样、试验条件、试验步骤、计算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室温下测定三维穿刺碳/碳复合材料和准三维针刺碳/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泊松比、比例极限应力、比例极限应变。类似结构的碳/碳复合材料也可参照执行。
【中国标准分类】 Q23 建材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83.120-增强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4559-2017 碳/碳复合材料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碳/碳复合材料室温剪切强度试验方法的方法原理、试验设备、试样、试验条件、试验步骤、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冲剪法测定碳/碳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
【中国标准分类】 Q23 建材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83.120-增强塑料
行业标准 YS/T 792-2012 单晶炉碳/碳复合材料保温筒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直拉单晶炉用碳/碳复合材料保温筒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直拉单晶炉用碳/碳复合材料保温筒,也适用于其他高温真空炉/保护气氛炉用碳/碳复合材料保温筒。
【中国标准分类】 H83 半金属与半导体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9.045-半导体材料
行业标准 YS/T 978-2014 单晶炉碳/碳复合材料导流筒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直拉单晶炉用碳/碳复合材料导流筒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直拉单晶炉用碳/碳复合材料导流筒。
【中国标准分类】 H83 半金属与半导体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9.045-半导体材料
行业标准 YS/T 982-2014 氢化炉碳/碳复合材料U形发热体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氢化炉用碳/碳复合材料U形发热体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多晶硅生产领域氢化炉用碳/碳复合材料U形发热体。
【中国标准分类】 H83 半金属与半导体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9.045-半导体材料
国外标准 ASTM C1783-2015 核设备用纤维增强碳-碳复合材料结构件规范制定指南
【适用范围】1.1 This document is a guide to preparing material specifications for fiber reinforced carbon-carbon (C-C) composite structures (flat plates
rectangular bars
round rods
and tubes) manufactured specifically for structural components in nuclear reactor core applications. The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consist of carbon/graphite fibers (from PAN
pitch
or rayon precursors) in a carbon/graphite matrix produced by liquid infiltration/pyrolysis and/or by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1.2 This guide provides direction and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material specification for a specific C-C composite component or product for nuclear reactor applications. The guide considers composite constituents and structur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rmal properties
performance durability
methods of testing
materials and fabrication process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 The C-C composite materials considered here would be suitable for nuclear reactor core applications where neutron irradiation-induced damage and dimensional changes are a significant design consideration. (1-4)2 1.3 The component specification is to be developed by the designer/purchaser/user. The designer/purchaser/user shall define and specify in detail any and all application-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necessary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performance factors of the ceramic composite component. This guide for material specifications does not directly address component/product-specific issues
such as geometric tolerances
permeability
bonding
sealing
attachment
and system integration. 1.4 This guide is specifically focused on C-C composite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s with flat panel
solid rectangular bar
solid round rod
or tubular geometries. 1.5 This specification may also be applicable to C-C composites used for other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discounting the nuclear-specific chemical purity and irradiation behavior factors. 1.6
【中国标准分类】 F80 核仪器与核探测器
【国际标准分类】 27.120-核能工程
国家标准 GB/T 40398.1-2021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试验方法 第1部分:摩擦磨损性能试验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炭-炭复合炭素材料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的原理、试验设备、试样、试验环境、试验步骤、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炭-炭复合炭素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Q50 炭素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9.050-导体材料
国家标准 GB/T 40398.2-2021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弯曲性能试验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炭-炭复合炭素材料室温弯曲性能试验方法的原理、设备、试样、试验条件、试验步骤、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室温下测定三维穿刺炭-炭复合炭素材料和准三维针刺炭-炭复合炭素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类似结构的炭-炭复合炭素材料也可参照执行。
【中国标准分类】 Q50 炭素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9.050-导体材料
国家标准 GB/T 40724-2021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术语
【适用范围】本文件界定了碳纤维、基体和助剂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中国标准分类】 Q53 炭素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59.100.20-碳素材料
行业标准 YB/T 4585-2017 铸锭炉用板状结构炭/炭复合材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铸锭炉用板状结构炭/炭复合材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储存、运输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多晶硅生长用铸锭炉用板状结构炭/炭复合材料。
【中国标准分类】 Q53 炭素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59.100.20-碳素材料
国家标准 GB/T 150.2-2011 压力容器 第2部分:材料
【适用范围】GB150的本部分规定了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材允许使用的钢号及其标准
钢材的附加技术要求
钢材的使用范围(温度和压力)和许用应力。 本部分适用于设计温度-253℃~800℃、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的压力容器。 本部分不适用的范围为:GB150.1规定的不适用范围;制冷、造纸行业的容器
搪玻璃容器和简单压力容器;TSGR0004中1.4条所规定的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J74 通用机械与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23.020.30-压力容器、气瓶
国家标准 GB/T 218-2016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提要、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结果表述、精密度及试验报告等。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无烟煤。
【中国标准分类】 D21 固体燃料矿
【国际标准分类】 73.040-煤
国家标准 GB/T 218-1996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褐煤、烟煤及无烟煤。
【中国标准分类】 D21 固体燃料矿
【国际标准分类】 73.040-煤
国家标准 GB 218-1983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D21 固体燃料矿
【国际标准分类】 73.040-煤
国家标准 GB/T 220-2001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方法提要所用的煤样、仪器设备,测定步骤和结果表述。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无烟煤及焦炭。
【中国标准分类】 D21 固体燃料矿
【国际标准分类】 73.040-煤
国家标准 GB/T 220-1989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测定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固体燃料矿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黑色金属
国家标准 GB/T 223.69-2008 钢铁及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适用范围】GB/T 223的本部分规定了用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本部分适用于钢、铁、高温合金和精密合金中质量分数为0.10%~2.00%碳含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01-黑色金属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23.69-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燃烧气体容量法测定碳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黑色金属
国家标准 GB/T 223.74-1997 钢铁及合金 总碳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测定钢铁中总碳含量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质量分数为0.003%~4.5%的碳含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01-黑色金属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定义、符号和说明、原理、试样及其尺寸测量、试验设备、试验要求、性能测定、测定结果数值修约和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
注:附录C给出了计算机控制试验机的补充建议。
【中国标准分类】 H22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GB/T 228的本部分规定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的原理、定义、符号和说明、试样及其尺寸测量、试验设备、试验要求、性能测定、测定结果数值修约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22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28.2-2015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温度在高于室温条件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的定义、符号和说明、试样及其尺寸测量、试验设备、试验要求、性能测定、测定结果数值修约和试验报告。本部分适用于温度在高于室温条件下金属材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22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28.3-2019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3部分:低温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GB/T 228的本部分规定了在温度低于室温条件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及说明、试样及其尺寸测量、试验设备、试验要求、性能测定、测定结果数值修约和试验报告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温度在-196C~<10℃范围内金属材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22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28.4-2019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4部分:液氦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GB/T 228的本部分规定了在液氦温度(沸点是-269℃或4.2K,指定为4K)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的原理、定义、符号和说明、试样及其尺寸测量、试验设备、试验要求、性能测定和试验报告。
本部分适用于金属材料液氮温度拉伸性能的测定.也可适用于需要特殊设备、较小试样以及涉及锯齿形屈服、绝热增温和应变速率影响的低温(温度小于-196℃或77K)拉伸试验。
注:3He同位素的沸点为3.2K,一般情况下,液氦试验是在4He或含高浓度4He的3He和4He的混合物中进行的。
因此试验温度指定为4K。
【中国标准分类】 H22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的原理、定义、符号和说明、试样及其尺寸测量、试验设备、试验要求、性能测定、测定结果数值修约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但对于小横截面尺寸的金属产品,例如金属箔、超细丝和毛细管等的拉伸试验需要协议。
【中国标准分类】 H22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29-2020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在冲击试验中测定冲击试样(V型、U型缺口和无缺口试样)吸收能量的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室温、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夏比摆锤冲击试验,但不包括仪器化冲击试验方法,这部分内容参见GB/T19748。
【中国标准分类】 H22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29-2007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金属材料在夏比冲击试验中吸收能量的方法(V 型和 U 型缺口试样)。本标准不包括仪器化冲击试验方法,这部分内容GB/T 19748-2005 《金属材料仪器化夏比冲击试验方法》中规定。
【中国标准分类】 H22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30.1-2018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 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GB/T230的本部分规定了标尺为A、B、C、D、E、F、G、H、K
、5N、30N、45N
、5T、30T和45T的金属材料洛氏硬度和表面洛氏硬度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固定式和便携式洛氏硬度计。对于特定的材料或产品,适用其他特定标准,例如:GB/T3849.1[1]、GB/T9097[2]。
注:碳化钨合金球形压头为标准型洛氏硬度压头,钢球压头仅在满足附录A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中国标准分类】 H22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30.1-2009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适用范围】GB/T 230的本部分规定了金属材料洛氏硬度和表面洛氏硬度试验的原理、符号及说明、试验设备、试样、试验程序、结果的不确定度及试验报告。值得注意的是硬质合金球形压头为标准型洛氏硬度压头。如果在产品标准或协议中有规定时,允许使用钢球压头。注1:需要指出的是使用两种类型的球进行硬度测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对于特殊的材料或产品适用其他标准。注2:对于某些材料,适用范围可能比所规定的要窄。
【中国标准分类】 H22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30.2-202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按照GB/T230.1测定洛氏硬度的洛氏硬度计的两种检验方法(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并规定了洛氏硬度压头的检验方法。
直接检验法适用于检测与硬度计功能相关的主要参数是否在规定的允差以内,例如试验力、深度测量、试验循环时间。间接检验法适用于使用一组经过标定的标准硬度块判定硬度计在测量已知硬度材料时的能。
间接检验法可单独用于使用中硬度计的定期常规检查。
如果硬度计还可用于其他硬度试验方法的硬度试验,需分别按照每一种方法单独对硬度计进行检验。
本文件适用于固定式硬度计和便携式硬度计。
注意已将碳化钨合金球压头视为洛氏硬度标准型的球压头。钢球压头仅限于在符合GB/T230.1-2018附录A的条件下使用。
【中国标准分类】 H22 试验给予无损探伤仪器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31.1-2009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GB/T 231的本部分规定了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的原理、符号及说明、试验设备、试样、试验程序、结果的不确定度及试验报告。
【中国标准分类】 H22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31.2-2022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按GB/T231.1测定布氏硬度川的布氏硬度计(以下简称硬度计)的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方法,并规定了对硬度计进行这两种方法检验的检验周期。
直接检验包括检查被检硬度计性能参数是否处于规定的限值以内,而间接检验则是使用按GB/T231.3标定的标准硬度块进行硬度测量来检查硬度计的综合性能。
如果硬度计还用于其他方法的硬度试验,则需分别按每一种方法单独对硬度计进行检验。
本文件适用于固定安装的硬度计和便携式硬度计。对于不能符合按规定的力/时间配置的硬度计,附录B给出了对硬度计的力和试验循环时间进行改进的直接检验程序。
【中国标准分类】 H22 试验给予无损探伤仪器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32-2010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金属材料承受弯曲塑性变形能力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试样的弯曲试验。但不适用于金属管材和金属焊接接头的弯曲试验,金属管材和金屑焊接接头的弯曲试验由其他标准规定。
【中国标准分类】 H23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32-1999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23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