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 CJ/T 258-2014 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纤维增强无规共聚丙烯复合管的术语和定义、符号、缩略语、材料、使用条件级别、产品分类、管系列S值的选择、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内的冷、热水和采暖管道系统的管材生产和检验。
【中国标准分类】 P42 给水、排水工程
【国际标准分类】 91.140-建筑物中的设施
行业标准 CJ/T 258-2007 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的材料、使用条件级别、产品分类、管系列S值的选择、要求、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冷热水管道系统,包括工业及民用冷热水、饮用水和采暖系统等。
【中国标准分类】 P42 给水、排水工程
【国际标准分类】 91.140.60-供水系统
团体标准 CECS 337-2013 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中国标准分类】 P42 给水、排水工程
【国际标准分类】 91.140.60-供水系统
行业标准 CJJ/T 155-201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 测定硫含量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铁、钢、高温合金和精密合金中0.0030%(m/m)~0.20%(m/m)硫含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黑色金属
国家标准 GB/T 223.69-2008 钢铁及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适用范围】GB/T 223的本部分规定了用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本部分适用于钢、铁、高温合金和精密合金中质量分数为0.10%~2.00%碳含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01-黑色金属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23.69-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黑色金属
国家标准 GB/T 223.71-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用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铁、钢、高温合金和精密合金中0.10%(m/m)~5.00%(m/m)碳含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黑色金属
国家标准 GB/T 241-2007 金属管 液压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的试验原理、术语和定义、试验设备和仪器、试样、试验要求、试验结果评定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钢、铸铁及有色金属管在室温下的液压试验,用于检验金属管的质量。
【中国标准分类】 H23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41-1990 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23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42-2007 金属管 扩口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23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42-1982 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23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44-2008 金属管 弯曲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23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44-1982 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23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45-2008 金属管 卷边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圆形横截面金属管塑性变形能力的卷边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外径不超过150㎜、管壁厚度不超过10㎜的金属管。本标准适用的金属管外径和壁厚范围可以在相关产品标准中做更详细的规定。
【中国标准分类】 H23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45-1997 金属管 卷边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23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 245-1982 金属管卷边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23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46-2007 金属管 压扁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圆形横截面金属管塑性变形能力的压扁试验方法,包括显示其缺陷。本标准适用于外径不超过600 mm,壁厚不超过外径的15%的金属管。本标准适用的金属管外径和壁厚范围可以在相关的产品标准中做更详细的规定。
【中国标准分类】 H23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46-1997 金属管 压扁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23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 246-1982 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J11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21.100.20-滚动轴承
国家标准 GB/T 387-1990 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管式炉测定深色石油产品中硫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硫含量大于0.1%(m/m)的深色石油产品,如润滑油、重质石油产品、原油、石油焦、石蜡和含硫添加剂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有金属、磷和氯添加剂以及含有这类添加剂的润滑油。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 402-1978 本色粘胶纤维纯纺纱线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L35 棉纺织
【国际标准分类】 31.100-电子管
国家标准 GB/T 985.4-2008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适用范围】 1.1 GB/T 1040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础上,规定了测定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试验条件。 对单向增强复合材料的规定见GB/T 1040的第5部分。 1.2 见GB/T 1040.1-2006 中的1.2 1.3 本部分适用于下列材料: ——混入非单向增强材料的纤维增强热固性和热塑性复合材料,所用的非单向增强材料如毡片、机织物、无捻粗纱织物、短切原丝及上述增强材料的组合物、混杂纤维、无捻粗纱、短切或磨碎纤维或预浸渍材料(预浸料)等(对于直接注塑试样,见GB/T 1040.2-2006 中的1A 型试样); ——带有单向增强材料的上述材料复合制品和用单向层压片材构成的多向增强材料,所提供的层压片材应是匀称的; ——由这些材料制作的成品。 涉及到的增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聚芳酰胺纤维或其他类似纤维。 1.4 本部分应使用按ISO 1368 或其他等效方法制作的试板或从带有合适平面的成品或半成品经机加工制成的试样。 1.5 见GB/T 1040.1-2006 中的1.5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040.5-2008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5部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适用范围】GB/T 1040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础上规定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试验条件。见GB/T 1040.1-2006中的1.2。本部分适用于用单向纤维增强的,并满足GB/T 1040本部分测试要求(包括破坏模式)的所有聚合物复合材料。本部分适用于用热塑性材料或热固性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包括预浸渍材料(预浸料)。涉及到的增强材料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聚芳酰胺纤维或其他类似纤维。涉及到的增强材料几何形状,包括单向(即完全成一条直线的)纤维、无捻粗纱以及单向织物和窄带织物等。本部分不适用于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186-2016 压缩空气用织物增强橡胶软管 规范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缩空气用最大工作压力为2.5MPa和工作温度范围依据类别在-40°C~+70°C之间的3种型别、3种级别和两种类别的橡胶软管的要求。
【中国标准分类】 G42 橡胶制品及其辅助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3.040.70-软管和软管组件
国家标准 GB/T 1186-2007 压缩空气用织物增强橡胶软管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缩空气用最大工作压力为2.5MPa和工作温度范围依据类别在-40~+70℃之间的七种型别的织物增强橡胶软管的要求。
【中国标准分类】 G42 橡胶制品及其辅助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3.040.70-软管和软管组件
国家标准 GB 1188-1989 织物增强吸水软管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40 橡胶制品及其辅助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60-橡胶
国家标准 GB/T 1303.9-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第9部分:聚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
【适用范围】GB/T 1303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用聚酰亚胺树脂和不同增强材料为基的工业硬质层压板的名称、要求、试验方法及供货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以玻璃布为基材,以聚酰亚胺树脂为粘合剂经热压而成的聚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其用途和特性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01-绝缘材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303.11-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第11部分: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
【适用范围】GB/T 1303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用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和不同增强材料为基的工业硬质层压板的名称、要求、试验方法及供货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以玻璃布为基材,以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为粘合剂经热压而成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其用途和特性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01-绝缘材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的实验室环境条件、试样、试验设备、试验结果以及试验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纤维增强塑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Q23 建材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83.120-增强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446-1983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Q23 建材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83.120-增强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447-19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Q23 建材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83.120-增强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448-19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Q23 建材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83.120-增强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449-19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Q23 建材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83.120-增强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