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 GB/T 4008-2008 锰硅合金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42 钢铁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99-其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国家标准 GB 4008-1987 锰硅合金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钢铁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686.1-2008 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锰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硝酸铵氧化滴定法及高氯酸氧化滴定法
【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用电位滴定法、硝酸按氧化滴定法和高氯酸氧化滴定法测定锰含量。本部分适用于锰铁、高炉锰铁、锰硅、氮化锰铁及金属锰中锰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50.00%~98.00%方法一不适合于铬、钒含量(质量分数)>0.4%的锰铁及高炉锰铁、锰硅、氮化锰铁及金属锰中锰含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686.1-1988 锰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电位滴定法测定锰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黑色金属
国家标准 GB/T 5686.2-2022 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硅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氟硅酸钾滴定法和高氯酸重量法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采用钼蓝分光光度法、氟硅酸钾滴定法和高氯酸重量法测定锰铁、锰硅合金、微低碳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中的硅含量。
本文件适用于锰铁、锰硅合金、微低碳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10%~40.00%。方法一:钼蓝分光光度法,适用于金属锰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10%~2.00%;方法二:氟硅酸钾滴定法,适用于锰硅合金、微低碳锰硅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12.00%~40.00%;方法三:高氯酸重量法,适用于锰铁、锰硅合金、微低碳锰硅合金、氮化锰铁、金属锰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50%~40.00%。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686.2-2008 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硅含量的测定 钼蓝光度法、氟硅酸钾滴定法和高氯酸重量法
【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用钼蓝光度法、氟硅酸钾滴定法和高氯酸重量法测定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金属锰和电解锰中的硅含量。本部分适用于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金属锰和电解金属锰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1%~30.00%。方法一:钼蓝光度法,适用于金属锰和电解金属锰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1%~0.60%;方法二:氟硅酸钾滴定法,适用于锰硅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12.00%~30.00%;方法三:高氯酸重量法,适用于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金属锰和电解金属锰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50%~30.00%。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686.2-1985 锰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重量法测定硅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黑色金属
国家标准 GB 5686.3-1988 锰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中和滴定法测定磷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686.4-2008 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磷含量的测定 钼蓝光度法和碱量滴定法
【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用钼蓝分光光度法和碱量滴定法测定锰铁、硅锰合金、氮化锰铁、金属锰和电解锰中磷的含量。本部分适用于锰铁、硅锰合金、氮化锰铁、金属锰中磷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30%~0.650%。方法一:钼蓝分光光度法,适用于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金属锰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30%~0.450%,方法二:碱量法,适用于锰铁合金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80%~0.650%。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686.4-1998 锰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磷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01-黑色金属综合
国家标准 GB 5686.4-1985 锰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686.5-1988 锰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686.7-2008 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硫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
【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测定锰硅合金、锰铁、高炉锰铁、氮化锰铁、金属锰和电解金属锰中硫含量。本部分适用于锰硅合金、锰铁、高炉锰铁、氮化锰铁、金属锰和电解金属锰中硫量的测定。其中红外线吸收法适用于锰硅合金、锰铁、高炉锰铁、氮化锰铁、金属锰和电解金属锰中0.005%~0.120%的硫含量(质量分数)的测定;燃烧中和滴定法适用于锰硅合金、锰铁和金属锰和电解金属锰中0.015%~0.120%的硫含量(质量分数)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686.7-1988 锰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硫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
行业标准 SN/T 3517-2013 进出口锰硅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高氯酸氧化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氯酸氧化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锰硅合金中锰含量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锰硅合金中锰含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55%~75%。
【中国标准分类】 H42 钢铁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
行业标准 YB/T 4240-2010 锰硅合金粉冷压复合球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锰硅合金粉冷压复合球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炼钢及铸造用合金剂、复合脱氧剂、脱硫剂的锰硅合金粉冷压复合球。
【中国标准分类】 H34 冶金原料与辅助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77.140.99-其他钢铁产品
行业标准 YB/T 4801-2020 锰铁、锰硅合金和金属锰 铅、砷、钛、铜、镍、钙、镁、铝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铅、砷、钛、铜、镍、钙、镁、铝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锰铁、锰硅合金、金属锰中铅、砷、钛、铜、镍、钙、镁、铝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
行业标准 YB/T 4907-2021 锰铁、锰硅合金和金属锰 锰、硅、铁、磷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熔铸玻璃片法)测定锰铁、锰硅合金和金属锰中锰、硅、铁、磷的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锰铁、锰硅合金和金属锰中锰、硅、铁、磷含量的测定,各元素测定范围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
行业标准 YB/T 4935-2021 铬-锰-硅合金钢压力容器板用规范.ASTM A202/A202M-93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锰铁、锰硅合金、金属锰中钙含量。本文件适用于锰铁、锰硅合金、金属锰中钙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50%~0.20%。
【中国标准分类】 F01 钢铁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27.010-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综合
国家标准 GB 21341-2017 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以下简称能耗)限额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统计范围、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铁合金矿热炉生产的硅铁、电炉高碳锰铁(仅限于采用无熔剂法或少熔剂法冶炼工艺生产的高碳锰铁)、锰硅合金、高碳铬铁及铁合金高炉生产的高炉锰铁等5个品种的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考核,以及新建、改扩建项目的能耗控制。
【中国标准分类】 F01 能源、核技术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27.010-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综合
国家标准 GB 21341-2008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铁合金)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铁行业铁合金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钢铁行业铁合金企业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四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与能源利用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电炉法生产硅铁、高碳锰铁、锰硅合金、中低碳锰铁、高碳铬铁和中低微碳铬铁共六个品种产品铁合金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
【中国标准分类】 Z61 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际标准分类】 13.020-环境保护
国外标准 GOST 4756-1991 锰硅合金。锰含量测定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B19 植物保护
【国际标准分类】 77.100-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