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 GB/T 18474-2001 交联聚乙烯(PE-X)管材与管件 交联度的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联聚乙烯(PE-X)管材与管件交联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交联聚乙烯为材质的管材与管件。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3.040.20-塑料管
行业标准 CJ/T 205-2000 建筑给水交联聚乙烯(PE-X)管材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高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助剂,经化学交联挤出成型的建筑给水交联聚乙烯(PE-X)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作温度不超过95℃(瞬间温度不大于110℃)的建筑给水用管材。
【中国标准分类】 Q81 公用与市政建设器材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91.140.60-供水系统
国际标准 ISO 14531-3-2010 塑料管材和管件--气体燃料输送用交联聚乙烯(PE-X)管材系统--米制系列--规范--第3部分:机械连接的管件(包括PE-X/金属转换导管)
【适用范围】This part of ISO 14531 specifies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full-end-load-resistant mechanical fittings for use in the connection of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PE-X) pipes conforming to ISO 14531-1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ition assemblies for joining PE-X pipes to metal pipes having plain spigot
screw thread
compression socket and flange terminations. In addition
it lays down dimensional requirements and specifies some general material properties (including chemical resistance) together with a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PE-X fitting materials produced in the form of pipe.This part of ISO 14531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other parts of ISO 14531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manufacture and installation of PE-X piping systems (PE-X pipes
PE-X fusion fittings and mechanical fittings) for the supply of category D and category E hydrocarbon-based fuels (see ISO 13623) ata) maximum operating pressures (MOPs) up to and including 16 bar1) andb) a maximum operating temperature of +60 °C andc) a minimum operating temperature of1) ?50 °C;2) ?35 °C;3) ?20 °C.Conformity to this part of ISO 14531-3 of mechanical fittings produced in accordance with ISO 10838-1
ISO 10838-2 or ISO 10838-3 may be claimed subject to the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of the tests listed in 5.6 and an end-use restriction on operating temperatures to the temperature range ?20 °C to +40 °C.NOTE It is recognized that mechanical fittings conforming to ISO 10838-1
ISO 10838-2 or ISO 10838-3 are limited to a maximum operating temperature of 40 °C. Provision is made in ISO 14531-4 for the use on a restricted-temperature basis of ISO 10838 fittings conforming to 5.6 in conjunction with PE-X pipes conforming to ISO 14531-1. The fitting manufacturer's technical file should also be consulted for relevant supporting information.For installation purposes
this part of ISO 14531 provides for the jointing of mechanical fittings to PE-X pipes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5 °C to +40 °C.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30-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行业标准 CJ/T 138-2001 建筑给水交联聚乙烯(PE-X)管用管件技术条件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给水交联聚乙烯管用关健(以下简称管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作温度不超过95℃的建筑给水管用管件,与CJ/T 205-2000《建筑给水交联聚乙烯(PE-X)管材》配套使用。
【中国标准分类】 Q81 公用与市政建设器材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91.140.60-供水系统
国家标准 GB/T 6111-2003 液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塑性塑料管材在恒定温度下耐恒定内水压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
【中国标准分类】 G23 化肥、农药
【国际标准分类】 23.040.20-塑料管
国家标准 GB/T 18997.1-2020 铝塑复合压力管 第1部分: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
【适用范围】GB/T 18997的本部分规定了用嵌入搭接焊铝管为增强金属层,通过共挤热熔粘合剂与内外层塑料复合而成的铝塑复合压力管(简称搭焊铝塑管)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分类、使用条件和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冷热水输配系统用耐热聚乙烯搭焊铝塑管、交联聚乙烯搭焊铝塑管和无规共聚聚丙烯搭焊铝塑管,也适用于工作温度不高于40℃的冷水、燃气、压缩空气和特种流体输配系统用聚乙烯搭焊铝塑管和交联聚乙烯搭焊铝塑管。
注:聚乙烯搭焊铝塑管、耐热聚乙烯搭焊铝塑管、交联聚乙烯搭焊铝塑管采用内密封机械连接,无规共聚聚丙烯搭焊铝塑管采用双面热熔承擂连接。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30-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国家标准 GB/T 18997.1-2003 铝塑复合压力管 第1部分: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
【适用范围】GB/T l8997的本部分规定了用搭接焊铝管作为嵌入金属层增强,通过共挤热熔粘合剂与内外层聚乙烯塑料复合而成的铝塑复合压力管(简称铝塑管或铝塑复合管)的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以及铝塑管生产用原材料的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输送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下的流体(冷水、冷热水的饮用水输配系统和给水输配系统;采暖系统、地下灌溉系统、工业特种流体、压缩空气、燃气等)的铝塑管,不适用于铝管未进行焊接或无胶粘层复合的塑料夹铝管材。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3.040.20-塑料管
国家标准 GB/T 18997.2-2020 铝塑复合压力管 第2部分:铝管对接焊式铝塑管
【适用范围】GB/T 18997的本部分规定了用嵌入对接焊铝管为增强金属层,通过共挤热熔a合剂与内外层塑料复合而成的铝塑复合压力管(简称对焊铝塑管)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分类、使用条件和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冷热水输配系统用耐热聚乙烯对焊铝塑管、交联聚乙烯对焊铝塑管和无规共聚聚丙烯对焊铝塑管,也适用于工作温度不高于40℃的冷水、燃气、压缩空气和特种流体输配系统用A乙烯对焊铝塑管和交联聚乙烯对焊铝塑管。
注:聚乙烯对焊铝塑管、耐热聚乙烯对焊铝塑管、交联聚乙烯对焊铝塑管采用内密封机械连接,无规共聚聚丙烯对焊铝塑管采用双面热熔承插连接。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30-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国家标准 GB/T 18997.2-2003 铝塑复合压力管 第2部分:铝管对接焊式铝塑管
【适用范围】GB/T l8997的本部分规定了用对接焊铝管作为嵌入金属层增强,通过热熔粘合剂与内外层聚乙烯塑料复合而成的铝塑复合压力管(简称铝塑管或铝塑复合管)的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以及铝塑管生产用原材料的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输送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下的流体(冷水、冷热水的饮用水输配系统和给水输配系统;采暖系统、地下灌溉系统、工业特种流体、压缩空气、燃气等)的铝塑管,不适用于铝管未进行焊接或无胶粘层复合的塑料夹铝管材。 本部分所适用的铝塑管适合于在较高工作温度和较大工作压力下输送流体。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3.040.20-塑料管
国家标准 GB/T 29045-2012 预制轻薄型热水辐射供暖板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预制轻薄型热水辐射供暖板的术语和定义
分类和型号
材料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建筑地面、墙面和顶面的供暖板;其厚度不超过13 mm
热媒温度不高于60℃
工作压力不大于0.6 MPa。
【中国标准分类】 P46 供热、供气、空调及制冷工程
【国际标准分类】 91.140.01-建筑物中的设施综合
国家标准 GB/T 38725.1-2022 可盘绕式增强塑料管 第1部分:总则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可盘绕式增强塑料管的产品结构和分类、使用条件级别、材料和产品评定。
本文件适用于石油行业的油气集输、注醇、注水、污水输送,盐化工行业的卤水输送、其他行业的流体输送(温泉水输送、矿山浆体输送等)用管道系统。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30-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国家标准 GB/T 38725.2-2020 可盘绕式增强塑料管 第2部分: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连续管
【适用范围】GB/T38725的本部分规定了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连续管(以下简称连续管)及接头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结构、分类和标记、材料、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石油石化行业的油气集输、注醇、注水、污水输送,盐化工行业的卤水输送,温泉水输送,矿山浆体输送等。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30-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国家标准 GB/T 40402-2021 聚乙烯外护管预制保温复合塑料管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聚乙烯外护管预制保温复合塑料管的结构、分类及代号、标记、一般规定、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供热、供冷系统使用的聚乙烯外护管预制保温复合塑料管。
【中国标准分类】 P46 供热、供气、空调及制冷工程
【国际标准分类】 91.140.10-中央供热系统
行业标准 JGJ/T 181-2009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分类标准(附条文说明)
【适用范围】为了统一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的分类方法,使检测的分类更加合理化、规范化,提高检测的质量与水平,使检测结果科学、合理适用、可比,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的分类。
【中国标准分类】 P30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国际标准分类】 91.040.01-建筑物综合
行业标准 CJJ/T 98-2003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聚乙烯类,包括聚乙烯(PE)、交联聚乙烯(PE-X)和耐热聚乙烯(PE-RT)的冷、热水管道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
【中国标准分类】 G33 给水、排水工程
【国际标准分类】 23.040.20-塑料管
行业标准 CJ/T 183-2008 不锈钢衬塑复合管材与管件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P42 给水、排水工程
【国际标准分类】 91.140.60-供水系统
行业标准 CJ/T 184-2003 不锈钢塑料复合管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挤出成型的塑料管为内层,对接焊薄壁不锈钢为外层,采用热熔胶或其他胶黏剂粘节复合而成的不锈钢塑料复合管(以下简称“复合管”),用于建筑冷热水供应、燃气、压缩空气及工业流体等的输送,公称压力为1.6MPa。
【中国标准分类】 Q80 公用与市政建设器材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91.060-建筑构件
行业标准 SY/T 6770.4-2012 非金属管材质量验收规范 第4部分:钢骨架增强塑料复合连续管
【适用范围】本部分适用于油田集油、掺水(热洗)、注水、注聚合物输送用的连续管在用户验收时的质量检验
不适用于端部接口的质量检验产品设计、及产品出厂时必须进行的相关检测项目。
【中国标准分类】 P46 原材料工业及通信、广播工程
【国际标准分类】 91.140.99-其他建筑物中的设施
地方标准 DB13/T 2317-2015 钢铁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常规法)
【适用范围】GB/T 223的本部分规定了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硅、锰、磷、硫、铜、铝、镍、铬、钼、钒、钛、钨和铌的含量本部分适用于铸铁、生铁、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各元素测定范围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01-黑色金属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232.3-2021 未硫化橡胶 用圆盘剪切黏度计进行测定 第3部分:无填料的充油乳液聚合型苯乙烯-丁二烯橡胶Delta门尼值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文件描述了无填料的充油乳液聚合型苯乙烯-丁二烯橡胶Delta门尼值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无填料的充油乳液聚合型苯乙烯-丁二烯橡胶Delta门尼值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G40 橡胶制品及其辅助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60-橡胶
国家标准 GB/T 1303.9-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第9部分:聚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
【适用范围】GB/T 1303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用聚酰亚胺树脂和不同增强材料为基的工业硬质层压板的名称、要求、试验方法及供货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以玻璃布为基材,以聚酰亚胺树脂为粘合剂经热压而成的聚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其用途和特性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01-绝缘材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303.11-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第11部分: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
【适用范围】GB/T 1303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用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和不同增强材料为基的工业硬质层压板的名称、要求、试验方法及供货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以玻璃布为基材,以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为粘合剂经热压而成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其用途和特性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01-绝缘材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 1556-1979 硅单晶晶向X光衍射测量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632.4-2020 聚烯烃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聚烯烃树脂稀溶液粘度 试验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2-2008 塑料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聚乙烯均聚物以及其他1-烯烃单体含量少于50%(质量分数)和带功能团的非烯烃单体含量不多于3%(质量分数)的共聚物在规定条件下耐环境应力开裂的能力。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2-1999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2-1980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适用范围】1.1GB/T1845的本部分规定了聚乙烯(PE)热塑性塑料材料的命名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分类基础。1.2不同类型的聚乙烯热塑性塑料材料用下列指定的特征性能的值以及推荐用途和(或)加工方法、重要性能、添加剂、着色剂、填料和增强材料等为基础的一种分类系统加以区分:a)密度;b)熔体质量流动速率。1.3本部分适用于聚乙烯均聚物以及其他1一烯烃单体质量分数小于50%和带官能团的非烯烃单体质量分数不多于3%的共聚物。本部分适用于常规为粉状、颗粒或碎粒状,未改性或经着色剂、添加剂、填料等改性的材料。本部分不适用于母料和EPM橡胶。本部分也不适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命名和分类参见GB/T21461.1-2008。1.4本部分不意味着命名相同的材料必定具有相同的性能。本部分不提供用于说明材料特殊用途和(或)加工方法所需的工程数据、性能数据或加工条件数据。如果需要,可按GB/T845的第2部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确定这些附加性能。1.5为了说明某种聚乙烯热塑性塑料材料的特殊用途或为了确保加工的重现性,可以在字符组5中给出附加要求。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5.1-1999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热塑性塑料材料的命名系统,也可以作为分类基础。聚乙烯的特征性能为密度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不同型号的聚乙烯用其特征性能的值以及推荐用途和(或)加工方法、重要性能、添加剂、着色剂、填料和增强材料等为基础的一种分类系统加以区分。 本标准适用于聚乙烯均聚物以及其他1-烯烃单体含量少于50%(m/m)和带官能团的非烯烃单体含量不多于3%(m/m)的共聚物。 本标准适用于常规为粉状、颗粒或碎粒状,未改性或经着色剂、添加剂、填料等改性的材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母料和EPM橡胶。 本标准不意味着命名相同的材料必定具有相同的性能。本标准不提供用于说明材料特殊用途和(或)加工方法所需的工程数据、性能数据或加工条件数据。 如果需要,可按有关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确定这些附加性能。 为了说明某种热塑性塑料材料的特殊用途或为了确保加工的重现性,可以在字符组5中给出附加要求。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5.2-2021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 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适用范围】GB/T 1845的本部分规定了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的方法。本部分还规定了对试验材料的预处理及试样在试验前状态调节的要求。本部分规定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的方法和条件。本部分列出了表征PE模塑和挤出材料合适和必要的性能和测试方法。这些性能是从GB/T 19467.1-2004中的通用测试方法中选择的。本部分还规定了模塑和挤出材料广泛应用的或有特殊意义的其他试验方法,以及GB/T 1845.1-1999第1部分中命名性能的测定方法。为了获得具有重现性和可比性的试验结果,应使用本部分规定的试样制备和状态调节的方法,以及规定的试样尺寸和试验方法。使用不同条件制备的试样或使用不同尺寸的试样所获得的测试数据可能不一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 1845-1988 聚乙烯和乙烯共聚物材料命名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X40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7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甘油蓖麻醇酸酯(PGPR)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聚甘油与缩合的蓖麻油脂肪酸为原料经酯化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甘油蓖麻醇酸酯(PGPR)。
【中国标准分类】 X42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11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在碱性催化剂下与环氧乙烷聚合而成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中国标准分类】 X42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17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甘油脂肪酸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由甘油缩水成聚甘油或聚甘油,与油脂或脂肪酸部分酯化而得的食品添加剂聚甘油脂肪酸酯。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25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蔗糖聚丙烯醚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蔗糖和环氧丙烷为原料,经加工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蔗糖聚丙烯醚。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