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产品检测>超高支精梳毛织品检测
超高支精梳毛织品检测,超高支精梳毛织品检测报告
超高支精梳毛织品检测
检测咨询量:17位   发布时间:2023-04-07 12:53:13   更新时间:2025-05-03 09:29:40   
第三方超高支精梳毛织品检测机构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拥有齐全的检测仪器和多领域检测团队,数据科学严谨,检测设备齐全。能提供全方位检测服务,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超高支精梳毛织品检测报告。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部分)

全部参数

检测样品(部分)

超高支精梳毛织品

检测标准(部分)

行业标准 FZ/T 24016-2012 超高支精梳毛织品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超高支精梳毛织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标志。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类机织服用超高支精梳纯毛、毛混纺织品及交织品(羊毛及其它动物纤维含量在50%及以上)的品质。
【中国标准分类】  W23  毛纺织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30-纺织物
地方标准 DB37/T 1773-2010 超高支精梳毛织品
【适用范围】山东省地方标准;
【中国标准分类】  W22  毛纺织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20-纱线
国家标准 GB/T 25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中评定纺织品颜色变化的灰色样卡及其使用方法。本标准提供了灰色样卡的精确测色级距值,可以作为永久记录以供新制作的灰色样卡及可能发生变化的灰色样卡对比之用。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中评定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灰色样卡及其使用方法。本标准提供了灰色样卡的精确测色级距值,可以作为永久记录以供新制作的灰色样卡及可能发生变化的灰色样卡对比之用。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420-200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颜料印染纺织品耐刷洗色牢度
【适用范围】本标准描述了各种颜料染色或印花纺织品的耐刷洗色牢度试验方法。本标准不适用于散纤维。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420-199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蓝色羊毛标样(1~7)级的品质控制
【适用范围】本标准阐述了纺织品耐光和耐气候色牢度试验中有关蓝色羊毛标样成批产品的品质控制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一种仪器评定蓝色羊毛标样染色均匀度的方法以及目测评定和仪器评定两种评定褪色性能的方法。待试蓝色羊毛标样要与基准蓝色羊毛标样进行比较。有关验收标准和贮存条件见附录A。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用作蓝色羊毛标样(1~7)级的染色羊毛织物。注1:本标准不适用于蓝色羊毛标样8 级,因为8 级褪色至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4 级和3 级所需时间太长,正在对其使用考虑替代方法。注2:试验方法以GB/T 8427为基础。因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 730-199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光和耐气候色牢度蓝色羊毛标准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耐光和耐气候色牢度蓝色羊毛标准的原理、试验方法、试验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有色纺织品在色牢度试验中评定耐光和耐气候色牢度等级。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043.1-2008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适用范围】GB/T 1043 的本部分规定了塑料在规定条件下测定简支梁冲击强度的方法。规定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试样与试验。根据材料类型、试样类型和缺口类型规定了不同的试验参数。本部分用于研究规定类型的试样在规定冲击条件下的行为和评估试样在试验条件下的脆性和韧性。也可用于同类材料可比数据的测定。本部分比GB/T 1843 的应用范围更广,可用于测试因层间剪切产生破坏的材料或因环境对表面产生影响的材料。本部分适用于下列范围的材料:一硬质热塑性模塑和挤塑材料,包括经填充和增强的材料,硬质热塑性板材;—硬质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橡胶和塑料制品
国家标准 GB/T 1043.2-2018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仪器化冲击试验
【适用范围】1.1  GB/T1043的本部分规定了一种使用力一挠度曲线测定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试验方法。遵循GB/T 1043.1-2008规定的几种不同类型的试样和试验,以及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试样类型和缺口类型而规定的试验参数。
描述了动态效应,例如传感器一冲击刀系统的共振,试样共振以及初始接触与惯性峰之间的关系(参见图1中曲线b和附录A)。
1.2  简支梁和悬臂梁试验方法间的对比参见GB/T 1043.1-2008的第1章。
GB/T 1043.1-2008适用于只用冲击强度表征冲击行为,并且冲击试验机的势能要与待测试样的断裂能近似匹配(见ISO13802:1999,附录C)。本部分适用于使用力-挠度曲线或力-时间曲线详细表征冲击行为,以及用于研制能避免上述提及的能量匹配要求的自动化冲击仪器。
1.3  本部分适用的材料范围参见GB/T 1043.1-2008的第1章。
1.4  保证试验结果可比的通用要求参见GB/T 1043.1-2008的第1章。
1.5  本部分得到的试验数据不适用于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对试验数据的使用方法也不属于本部分讨论的内容。应用本方法所得的数据时,须标明引用本部分或与相关当事人协商。
通过改变试验环境温度、试样缺口半径、试样厚度以及使用不同条件制备试样等方法可以获得材料的断裂行为的信息。
本部分不涉及解析力-挠度曲线上每个点的形成机理,对该机理的解析方法现仍处于研究阶段。
1.6  只有在试样制备条件和试验条件均相同时,测定的结果才具有可比性。综合评价试样对冲击应力的响应时,需要确定变形速率以及温度对结晶度和水分含量等材料参数的影响关系。因此,不能用本部分直接预测制品的冲击断裂行为,但可以用本部分测量从制品上裁取的试样。
1.7  如果通过前期试验建立了本部分与GB/T 1043.1-2008的可比性,则冲击强度可采用本部分测定的结果。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043-1993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 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简支梁式冲击方法测定冲击韧性的试样、试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纤维增强塑料有缺口试样的冲击韧性,无缺口试样的冲击韧性可参照执行。
【中国标准分类】  Q23  建材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83.120-增强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451-19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W04  建材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543.1-2001 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直接计数法测定纱线的捻向、捻度和退捻后长度变化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a)短纤维单纱及有捻复丝; b)股线; c)缆线。 本方法主要用于卷装纱。增加特殊步骤后,也可用于从织物上拆下的纱线。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543.2-2001 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2部分:退捻加捻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退捻加捻法测定纱线的捻向、捻度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短纤维单纱捻度的测定。主要用于卷装纱,也可用于从织物上拆下的纱线。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部分:试验通则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各种二组分纤维混合物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本部分的方法和GB/T 2910其他部分的方法一般适用于任何形式纺织品的纤维,除了列在适当部分范围中的某些纺织品。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2-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部分:三组分纤维混合物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各种三组分纤维混合物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二组分混合物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在GB/T 2910中的各部分已有规定,它指出了对各种纤维的适用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3-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3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丙酮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丙酮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由以下纤维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中醋酯纤维含量的方法:醋酯纤维与羊毛、动物毛发、蚕丝、再生蛋白纤维、棉(精梳、漂煮,或漂白)、亚麻、大麻、苎麻、黄麻、蕉麻、针茅麻、椰壳纤维、金雀花麻、铜氨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玻璃纤维。本方法不适用于含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混合物,也不适用表面已脱去乙酰基的醋酯纤维的混合物。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4-2022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4部分: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次氯酸盐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由以下纤维组成的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非蛋白质纤维二组分混合物中蛋白质纤维含量的方法:
——绵羊毛、其他动物毛纤维(如山羊绒、马海毛)、蚕丝、再生蛋白质纤维,和
——棉、铜氨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莱赛尔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含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聚酯复合弹性纤维、聚烯烃弹性纤维、三聚氰胺纤维和聚丙烯/聚酞胺复合纤维。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4-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4部分: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次氯酸盐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由以下纤维组成的某些蛋白质纤维和某些非蛋白质纤维二组分混合物中蛋白质纤维含量的方法:—羊毛、化学处理过的羊毛、其他动物纤维、蚕丝、酪朊再生蛋白纤维和—棉、铜氨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含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和弹性纤维。如果织物中几种蛋白质纤维同时存在,此方法只能求出它们的总量而不能得到各自的量。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5-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5部分:粘胶纤维、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锌酸钠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锌酸钠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粘胶纤维,或大多数现有的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与原棉,煮练棉或漂白棉纤维两组分混合物含量的方法。如试样中有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存在时,则应预先试验是否溶于试剂。本部分不适用于混合物中的棉纤维已经受到严重的化学降解,也不适用于粘胶纤维,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中存在不能完全去除的耐久性整理剂或活性染料,致使其不能完全溶解。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6-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6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甲酸/氯化锌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纤维两组分混合物含量的方法。如试样中有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存在时,则应预先试验是否溶于试剂。本部分不适用于混合物中的棉纤维已经受到严重的化学降解,也不适用于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中存在不能完全去除的耐久性整理剂或活性染料,致使其不能完全溶解。警告:使用GB/T 2910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7-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7部分:聚酰胺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混合物(甲酸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甲酸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聚酰胺纤维和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含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或玻璃纤维等二组分混合物中纤维含量的方法。本部分也适用于羊毛或其他动物毛发的混合物。但当羊毛含量超过25%时,宜采用GB/T 2910.4规定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8-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8部分:醋酯纤维与三醋酯纤维混合物(丙酮法)
【适用范围】GB/T 2910中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丙酮法,测定除去非纤维物质后的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混合物中醋酯纤维含量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9-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9部分:醋酯纤维与三醋酯纤维混合物(苯甲醇法)
【适用范围】GB/T 2910中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苯甲醇法,测定除去非纤维物质后的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混合物中醋酯纤维含量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0-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0部分:三醋酯纤维或聚乳酸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氯甲烷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二氯甲烷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由以下纤维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中三醋酯纤维或聚乳酸纤维含量的方法:—三醋酯纤维或聚乳酸纤维;和—羊毛、再生蛋白质纤维、棉(原棉、漂白棉或染色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聚酞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玻璃纤维。经过整理而导致部分水解的三醋酯纤维,在此试剂中不能完全溶解,本方法不适用。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1-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硫酸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天然或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聚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中纤维素纤维含量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2-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3部分:某些含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硫化碳/丙酮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二硫化碳/丙酮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由以下纤维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中含氯纤维含量的方法:—某些含氯纤维,无论是否后氯化的;和—羊毛、动物毛发、蚕丝、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物中羊毛或蚕丝的含量超过25%时,宜使用GB/T 2910.4的方法。混合物中锦纶的含量超过25%时,宜使用GB/T 2910.7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4-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4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含氯纤维的混合物(冰乙酸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冰乙酸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醋酯纤维和某些含氯纤维或后氯化的含氯纤维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中醋酯纤维含量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5-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5部分:黄麻与某些动物纤维的混合物(含氮量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用含氮量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黄麻和某种动物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含量的方法。其中动物纤维可以是羊毛或其他动物纤维的一种,也可以是二者的混合。本部分不适于染料或整理剂上含有氮的混纺产品。注:由于本法在原理上与其他部分选择性溶解的原理不同,因此格式与GB/T 2910其他部分不同。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6-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二甲苯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由以下纤维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中聚丙烯纤维含量的方法:—聚丙烯纤维和—羊毛、动物纤维、蚕丝、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玻璃纤维的混纺产品。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7-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7部分:含氯纤维(氯乙烯均聚物)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硫酸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由以下纤维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氯纤维含量的方法:—基于氯乙烯均聚物的含氯纤维(不论是否后氯化);和—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某些聚丙烯腈纤维和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本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指那些放入浓硫酸(ρ=1.84g/mL)时溶解的纤维]。预先试验显示含氯纤维在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硫化碳/丙酮共沸混合物中不能完全溶解时,本方法可代替GB/T 2910.12和GB/T 2910.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8-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8部分:蚕丝与羊毛或其他动物毛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硫酸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蚕丝和羊毛或其他动物毛纤维二组分混合物中纤维含量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9-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9部分:纤维素纤维与石棉的混合物(加热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加热法测定由以下纤维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中纤维素纤维含量的方法:—棉或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温石棉和青石棉。如果各利益相关方同意,本部分亦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石棉。注:本方法在原理上与GB/T 2910.1的选择性溶解不同。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20-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0部分:聚氨酯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乙酰胺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二甲基乙酞胺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的物质后以下两组分混合物中聚氨酯弹性纤维含量的方法。—聚氨酯弹性纤维和—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莱塞尔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丝和羊毛纤维。本部分不适用于聚丙烯腈纤维同时存在的情况。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21-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1部分:含氯纤维、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某些弹性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环己酮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环己酮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由以下纤维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氯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弹性纤维、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含量的方法:—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含氯纤维、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某些弹性纤维和—羊毛、动物毛发、蚕丝、棉、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粘胶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玻璃纤维。当含有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或弹性纤维时,须预先试验以确定纤维是否完全溶于试剂。也可使用GB/T 2910.13或GB/T 2910.17规定方法分析含有含氯纤维的混合物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22-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2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亚麻、苎麻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甲酸/氯化锌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和亚麻、苎麻二组分混合物中纤维含量的方法。本部分不适用于因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莱赛尔纤维中存在不能完全去除的耐久性整理剂或活性染料,致使其不能完全溶解的混合物。安全警示:本部分所使用的物质或方法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23-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3部分:聚乙烯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混合物(环己酮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环己酮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的物质后聚乙烯纤维的含量的方法。本部分仅适用聚乙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纺的混合物。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24-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4部分:聚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苯酚/四氯乙烷法)
【适用范围】GB/T 2910本部分规定了采用苯酚/四氯乙烷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的物质后以下两组分混合物中聚酯纤维含量的方法。—聚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或芳纶。本部分不适用于涂层织物。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25-2017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5部分:聚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三氯乙酸/三氯甲烷法)
【适用范围】GB/T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三氯乙酸/三氯甲烷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聚酯纤维和纤维素纤维(棉、亚麻、苎麻、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莱赛尔纤维、铜氨纤维),动物毛发纤维(羊毛、山羊绒
等),合成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中聚酯纤维含量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聚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26-2017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6部分:三聚氰胺纤维与棉或芳纶的混合物(热甲酸法)
【适用范围】GB/T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热甲酸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三聚氰胺纤维和棉或芳纶二组分混合物中三聚氰胺纤维含量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三聚氰胺纤维与棉或芳纶的混合物。
注:附录A给出了三聚氰胺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附录B给出了三聚氰胺纤维与聚Pa纤维、聚酰胺纤维或氨纶的二组分混合物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01-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0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聚乙烯醇复合)二组分混合物的化学分析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聚乙烯醇复合)与某些其他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997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适用范围】GB/T 2912的本部分规定了通过水萃取及部分水解作用的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任何形式的纺织品。本部分适用于游离甲醛含量为20mg/kg到3500mg/kg之间的纺织品。检出限为20mg/kg。低于检出限的结果报告为“未检出”。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常见问题

北检院检测周期一般为7-15工作日,具体周期需要根据样品情况来定。请您在咨询时尽可能的描述样品的情况以及样品状态,由此可制定更好的检测周期和检测方案。

为了防止在制样时对样品产生部分变化,导致检测数据有偏差,检测样品一般为客户提供,如果客户实在无法制作检测样品,则由北检院进行样品的制作。

检测方案可以根据客户检测需求来制定,如果客户要求相应的检测方案则按照客户提供的检测方案进行检测,如客户没有检测方案,则工程师通过检测标准进行制定,如果是非标试验,则由工程师根据样品信息对方案进行制定。

检测流程

检测流程

检测流程

检测优势

1、单位面向科研院所、学校和社会企业及科研单位,面向社会公共服务。

2、实验管理中心下设检测分析中心、科研测试中心、X射线应用中心。

3、面向物理、化学化工、材料、纳米、环境、电子、能源等众多学科。

4、拥有多台精密检测仪器设备。

5、能够从事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材料性能测定、材料质量综合评定等工作。

6、提供24小时开放服务、网络化的管理。

7、具备向校内外科学研究和品质鉴定提供公正、科研测试数据能力的重要机构。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第三方掺混肥料(BB肥检测机构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拥有齐全的检测仪器和多领域检测团队,数据科学严谨,检测设备齐全。能提供全方位检测服务,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掺混肥料(BB肥检测报告。
第三方光分路器检测机构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拥有齐全的检测仪器和多领域检测团队,数据科学严谨,检测设备齐全。能提供全方位检测服务,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光分路器检测报告。
第三方酚酞检测机构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拥有齐全的检测仪器和多领域检测团队,数据科学严谨,检测设备齐全。能提供全方位检测服务,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酚酞检测报告。
第三方有线电视系统检测机构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拥有齐全的检测仪器和多领域检测团队,数据科学严谨,检测设备齐全。能提供全方位检测服务,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有线电视系统检测报告。
  • 联系电话:400-6350-567投诉电话:010-82491398企业邮箱:010@yjsyi.com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27层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2008454号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