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 LY/T 2716-2016 聚氯乙烯片材饰面复合地板
【适用范围】本标准界定了聚氯乙烯片材饰面复合地板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聚氯乙烯片材饰面复合地板。
【中国标准分类】 B70 林业
【国际标准分类】 79.080-半成品材
行业标准 CNAS TRL012-2020 家具、人造板及木竹相关制品检测领域认可申请指南
【适用范围】1.1本技术报告根据CNAS-EL-17:2020《家具、人造板及木竹相关制品检测领域认可能力范围表述说明》,针对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8)、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3)和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0)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现行有效的约四百个国家标准和一百二十个林业行业标准,提出了这些标准填写在检测能力表或填写在判定标准表或不应纳入认可范围的参考意见。
1.2本技术报告可作为CNAS-EL-17:2020《家具、人造板及木竹相关制品检测领域认可能力范围表述说明》在具体实施中的参考文件。
1.3家具、人造板及木竹相关制品检测领域的实验室、评审员和CNAS工作人员在认可申请、文件评审、现场评审、认可评定,以及实验室认可证书附件制作等环节均可参考本技术报告。
1.4本技术报告所指的家具、人造板及木竹相关制品检测领域包括木材及竹材(含原木、锯材、木片、结构用木材、不含植物检疫)、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人造板辅料、木竹质门窗地板及楼梯、家具、家具配件及辅料、木结构、其他木竹制品(含藤编制品、草编制品等)、家具及人造板涂覆及粘合材料(含油漆、涂料、胶粘剂等)等产品类别。
【中国标准分类】 H11 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黑色金属
国家标准 GB 223.24-198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丁二酮肟-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镍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黑色金属
国家标准 GB 223.33-198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萃取分离-偶氮氯膦mA光度法测定铈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30-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国家标准 GB/T 223.40-198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离子交换分离-氯磺酚S光度法测定铌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黑色金属
国家标准 GB/T 223.66-198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氰酸盐-盐酸氯丙嗪-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钨量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硫氰酸盐-盐酸氯丙嗪-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钨量。 本标准适用于碳钢、中、低合金钢中钨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20%~0.100%。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黑色金属
国家标准 GB 319-1983 胶面胶鞋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B69 服装、鞋、帽与其他缝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79.040-木材、原木和锯材
国家标准 GB 449-1984 锯材材积表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锯材产品的材积计算。
【中国标准分类】 B69 林业
【国际标准分类】 79.040-木材、原木和锯材
国家标准 GB/T 567.1-2012 爆破片安全装置 第1部分:基本要求
【适用范围】GB 567的本部分规定了爆破片安全装置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标记标识、包装储存、出厂文件等的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下列爆破片安全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或其他密闭承压设备为防止超压或出现过度真空而使用的爆破片安全装置。爆破片安全装置中爆破片的爆破压力不大于500 MPa
且不小0.001MPa。本部分不适用于下列爆破片安全装置: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压力剧增
反应速度到达爆轰时的承压设备。国防军事装备有特殊要求的爆破片安全装置。
【中国标准分类】 J74 通用机械与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13.240-超压防护
国家标准 GB/T 567.2-2012 爆破片安全装置 第2部分:应用、选择与安装
【适用范围】GB 567的本部分规定了爆破片安全装置的应用、选择和安装的基本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下列爆破片安全装置:本部分适用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或其他密闭承压设备为防止超压或出现过度真空而使用的爆破片安全装置;本部分适用的爆破片安全装置中爆破片的爆破压力不大于500MPa
且不小于0.001 MPa。本部分不适用于下列爆破片安全装置: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压力剧增
反应速度到达爆轰时的承压设备。国防军事装备有特殊要求的爆破片安全装置。
【中国标准分类】 J74 通用机械与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13.240-超压防护
国家标准 GB/T 567.3-2012 爆破片安全装置 第3部分:分类及安装尺寸
【适用范围】GB 567的本部分规定了爆破片安全装置的类别、型式、代号、标记方法及安装尺寸等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下列爆破片安全装置:本部分适用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或其他密闭承压设备为防止超压或出现过度真空而使用的爆破片安全装置;本部分适用的爆破片安全装置中爆破片的爆破压力不大于500 MPa
且不小于0.001 MPa。本部分不适用于下列爆破片安全装置: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压力剧增
反应速度到达爆轰时的承压设备。国防军事装备有特殊要求的爆破片安全装置。
【中国标准分类】 J74 通用机械与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13.240-超压防护
国家标准 GB/T 567.4-2012 爆破片安全装置 第4部分:型式试验
【适用范围】 GB 567的本部分规定了爆破片安全装置型式试验的爆破试验、泄放量试验、疲劳试验及流阻试验的试验原理与方法、试验装置和仪表、试验条件与试验准备、试验规则、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和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计算等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下列爆破片安全装置:本部分适用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或其他密闭承压设备为防止超压或出现过度真空而使用的爆破片安全装置;本部分适用的爆破片安全装置中爆破片的爆破压力不大于500MPa
且不小于0.001 MPa。本部分不适用于下列爆破片安全装置: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压力剧增
反应速度到达爆轰时的承压设备。国防军事装备有特殊要求的爆破片安全装置。
【中国标准分类】 J74 通用机械与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13.240-超压防护
国家标准 GB 567-1999 爆破片与爆破片装置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爆破片和爆破片装置的定义、技术要求和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压力容器、管道或其他密封空间防止超压或出现过度真空的爆破片和爆破片装置。爆破片的爆破压力最高不大于500MPa
最低不小于0。001MPa。
【中国标准分类】 J74 通用机械与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13.240-超压防护
国家标准 GB 567-1989 船用法兰连接尺寸和密封面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GB 568-65所规定的船舶管路法兰。 本标准亦适用于船用设备与管子或附件相连接的法兰。
【中国标准分类】 G63 船舶管路附件
【国际标准分类】 71.040.30-化学试剂
国家标准 GB/T 682-1989 化学试剂 三氯甲烷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J13 化学试剂
【国际标准分类】 21.060.20-螺母
国家标准 GB/T 985.4-200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装有干燥剂的试验杯中测定塑料材料的透水蒸气性。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薄膜(包括复合塑料薄膜)、片材和人造革等材料的透水蒸气性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橡胶和塑料制品
国家标准 GB/T 1040.4-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适用范围】 1.1 GB/T 1040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础上,规定了测定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试验条件。 对单向增强复合材料的规定见GB/T 1040的第5部分。 1.2 见GB/T 1040.1-2006 中的1.2 1.3 本部分适用于下列材料: ——混入非单向增强材料的纤维增强热固性和热塑性复合材料,所用的非单向增强材料如毡片、机织物、无捻粗纱织物、短切原丝及上述增强材料的组合物、混杂纤维、无捻粗纱、短切或磨碎纤维或预浸渍材料(预浸料)等(对于直接注塑试样,见GB/T 1040.2-2006 中的1A 型试样); ——带有单向增强材料的上述材料复合制品和用单向层压片材构成的多向增强材料,所提供的层压片材应是匀称的; ——由这些材料制作的成品。 涉及到的增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聚芳酰胺纤维或其他类似纤维。 1.4 本部分应使用按ISO 1368 或其他等效方法制作的试板或从带有合适平面的成品或半成品经机加工制成的试样。 1.5 见GB/T 1040.1-2006 中的1.5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040.5-2008 镶齿套式面铣刀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B91 工艺装备
【国际标准分类】 65.060.50-收获设备
国家标准 GB 1213-1986 农业机械切割器的摩擦片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40 农、林机械与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83.060-橡胶
国家标准 GB/T 1303.9-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第9部分:聚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
【适用范围】GB/T 1303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用聚酰亚胺树脂和不同增强材料为基的工业硬质层压板的名称、要求、试验方法及供货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以玻璃布为基材,以聚酰亚胺树脂为粘合剂经热压而成的聚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其用途和特性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01-绝缘材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303.11-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第11部分: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
【适用范围】GB/T 1303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用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和不同增强材料为基的工业硬质层压板的名称、要求、试验方法及供货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以玻璃布为基材,以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为粘合剂经热压而成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其用途和特性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01-绝缘材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632.3-2010 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 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
【适用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聚乙烯和聚丙烯稀溶液135℃时的比浓黏度(也称为黏数)和特性黏度测定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聚乙烯及聚丙烯材料。试样中存在的添加剂可能会对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如果样品带有填料或其他添加剂,用本方法测定的黏度结果是不可靠的。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632.4-2020 塑料 使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粘度 第5部分:热塑性均聚和共聚型聚酯(TP)
【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在某些特定溶剂中热塑性聚酯(TP)稀溶液黏数(也用"比浓黏度"表示)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烯二亚甲基醇酯(PCT)和聚荼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以及ISO 7792-1:1997中规定的聚酯共聚物和其他聚酯,它们在规定的条件下能溶于某一种规定的溶剂。黏数的测定按照GB/T 1632.1-2008中规定的通用方法测定,并遵照本部分规定的试验条件。测定热塑性聚酯的黏数提供了一种用于测定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10-热固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634.2-2004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适用范围】GB/T l634的本部分规定了使用不同恒定弯曲应力值测定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负荷变形温度的三种方法,即 ——使用l.80 Mpa弯曲应力的A法; ——使用0.45 Mpa弯曲应力的B法; ——使用8.00 Mpa弯曲应力的C法。 测定负荷变形温度所用的标准挠度△s对应于GB/T 1634本部分规定的弯曲应变增量△εf在室温时由于承受负荷而产生的初始弯曲应变,既不能由GB/T l634的本部分规定,也不能测量。该弯曲应变差值对初始弯曲应变的比率取决于受试材料的室温弹性模量。因此,本方法仅适用于对室温弹性性能相似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进行比较。 注:本方法对无定形塑料比对部分结晶塑料有更好的再现性。为得到可靠的试验结果,某些材料可能需要将试样 进行退火处理。如果采用了退火程序,通常导致其负荷变形温度增加(见6.6)。 其他信息见GB/T l634.1—2004第1章。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 1679-1988 氯化石蜡氯含量测定 汞量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2-2008 塑料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聚乙烯均聚物以及其他1-烯烃单体含量少于50%(质量分数)和带功能团的非烯烃单体含量不多于3%(质量分数)的共聚物在规定条件下耐环境应力开裂的能力。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2-1999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2-1980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适用范围】1.1GB/T1845的本部分规定了聚乙烯(PE)热塑性塑料材料的命名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分类基础。1.2不同类型的聚乙烯热塑性塑料材料用下列指定的特征性能的值以及推荐用途和(或)加工方法、重要性能、添加剂、着色剂、填料和增强材料等为基础的一种分类系统加以区分:a)密度;b)熔体质量流动速率。1.3本部分适用于聚乙烯均聚物以及其他1一烯烃单体质量分数小于50%和带官能团的非烯烃单体质量分数不多于3%的共聚物。本部分适用于常规为粉状、颗粒或碎粒状,未改性或经着色剂、添加剂、填料等改性的材料。本部分不适用于母料和EPM橡胶。本部分也不适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命名和分类参见GB/T21461.1-2008。1.4本部分不意味着命名相同的材料必定具有相同的性能。本部分不提供用于说明材料特殊用途和(或)加工方法所需的工程数据、性能数据或加工条件数据。如果需要,可按GB/T845的第2部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确定这些附加性能。1.5为了说明某种聚乙烯热塑性塑料材料的特殊用途或为了确保加工的重现性,可以在字符组5中给出附加要求。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