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 GB/T 3102.6-1993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ESA)对电磁辐射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
【中国标准分类】 L06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33.100-电磁兼容性(EMC)
国家标准 GB 21288-2022 移动通信终端电磁辐射暴露限值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接人公用电信网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电磁辐射暴露限值。
本文件适用于工作在100kHz~300GHz以内、使用时靠近人体20cm以内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注:本文件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无绳集团电话、卫星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便携式移动终端等。
【中国标准分类】 C71 劳动安全技术
【国际标准分类】 13.280-辐射防护
国家标准 GB 21288-2007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靠近人体头部使用,能发射电磁波的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公众头部暴露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提供公众靠近人体头部使用的发射频率在30MHz~6GHz范围的移动电话。
【中国标准分类】 C71 劳动安全技术
【国际标准分类】 13.280-辐射防护
国家标准 GB/T 25217.8-2021 抗电磁辐射精梳毛织品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抗电磁辐射精梳毛织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标志。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类抗电磁辐射机织服用纯毛、毛混纺和交织及化纤仿毛织品的品质。本标准不适用于特种作业防护面料。
【中国标准分类】 W23 毛纺织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30-纺织物
国家标准 GB/T 31275-2020 照明设备对人体电磁辐射的评价
【适用范围】本标准用于人体暴露于照明设备电磁辐射的评估.评价包括频率介于20 kHz~10 MHz之间的感应内部电场和照明设备周围频率介于100 kHz~300 MHz的比吸收率(SAR)。
本标准适用于:
--用于照明,以产生和/或分配光为主要功能,采用低电压供电或电池工作,供室内和/或室外使用的所有照明设备;
--主要功能之一是照明的多功能设备中的照明设备;
--专门与照明设备一起使用的独立辅助设备;
--带有用于无线通信或控制的有意辐射体的照明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
--飞机和机场用照明设备‘
--道路车辆用照明设备;(但用于公共交通中乘客车厢照明的照明设备除外)
--农业用光照设备;
--轮船/船舶用照明设备;
--复印机、幻灯片投影仪;
--电磁场要求在其他标准中有明确规定的设备。
注:本标准中描述的方法不适用于对比不同照明设备的电磁场。
本标准不适用于灯具的内装式元件,如灯的电子控制装置。
【中国标准分类】 N56 电气照明
【国际标准分类】 13.020.01-环境和环境保护综合
行业标准 HJ/T 10.3-1996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一切电磁辐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于特殊的电磁辐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可以与本导则不同,但应加以说明。
【中国标准分类】 Z33 环境保护采样、分析测试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13.020.01-环境和环境保护综合
行业标准 HJ/T 24-1998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500kV超高压送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也可参照本规范应用于110kV\220kV及330kV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
【中国标准分类】 Z30 环境保护采样、分析测试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27.100-电站综合
行业标准 HJ 972-2018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适用范围】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电磁辐射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规范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内容、方法等技术要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组织制订。
【中国标准分类】 P77 环境保护采样、分析测试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13.100-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行业标准 JJF (通信) 019-2015 天线测试方法
电磁辐射的危害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无线通信终端电磁辐射(SAR)测量系统通用计量特性、校准方法及校准所用的仪器设备的要求等内容。适用于无线通信终端电磁辐射测量系统中的探头和偶极子的校准和使用中的检验。
【中国标准分类】 M51 雷达、导航、遥控、遥测、天线
【国际标准分类】 33.120.40-天线
行业标准 YD/T 1536.1-2006 电信设备的电磁信息安全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电磁辐射信息泄漏
【适用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信设备的电磁辐射信息泄漏分级、安全距离、电磁辐射信息泄漏的限值及测量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在通信网中使用的固定终端、移动终端、局端设备等各种电信设备。
【中国标准分类】 M30 通信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33.040.99-其他电话、电报和电信系统用设备
行业标准 YD/T 1536-2018 电信设备的电磁辐射信息泄露要求和测量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信设备的电磁辐射信息泄露分级、安全距离、电磁辐射信息泄露的限值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通信网中使用的固定终端、移动终端、局端设备等各种电信设备。
【中国标准分类】 M04 通信、广播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33.100-电磁兼容性(EMC)
行业标准 YD/T 2830-2015 电磁辐射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范了应用于无线发射源周边电磁场的在线监测系统。对在线监测的方法、监测设备的指标、软硬件功能、数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估等方面内容给出了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无线通信基站周围电磁场的在线监测系统,比如发射天线安装位置周围电磁场的监测系统,也可适用于广播电视发射塔、变电站、高压输电线等设施周围电磁场的环境监测系统。
【中国标准分类】 L06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33.100-电磁兼容性(EMC)
行业标准 YD/T 3026-2016 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管理技术要求
【适用范围】本标准针对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制定管理办法和相应技术要求,以全过程规范和指导电信运营商的日常管理和辐射监测。本标准主要对电磁辐射管理制度、环境评估流程、电磁环境质量调查、基站选址与规划、现场监测抽取原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监测质量保证、公众参与和环境风险防范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移动通信基站周围电磁场的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
【中国标准分类】 L06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17.240-辐射测量
行业标准 YD/T 3031-2016 用于近场电磁辐射数值评估的成年人头部模型
【适用范围】本标准提供了符合第95百分位数的中国成年男子头、面部主要尺寸和头部CAD模型。
本标准适用于近场电磁照射数值评估的成年人头部模型。
【中国标准分类】 L06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33.100-电磁兼容性(EMC)
行业标准 YD/T 3935.3-2021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电磁辐射符合性要求 第3部分:可穿戴设备
【适用范围】本标准的目的是确认与普通大众接触的可穿戴设备的电磁辐射满足的基本限值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装配无线发射器并靠近人体(不大于200毫米)使用的可穿戴设备。
本标准频率范围适用于30MHz~6GHz。
【中国标准分类】 M04 通信、广播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13.280-辐射防护
地方标准 CNS 6141-1980 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之安全基准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压力 0.75MPa{7.6kgf∕cm2} 以下之自来水用内衬聚乙烯之聚氯乙烯塑料硬质管的直管及活套管(1)(以下简称 PVC-PE 管)。备考:本标准中{ } 内之单位系公制,其数值为近似值。
【中国标准分类】 L25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29.120.70-继电器
国际标准 IEC TR 61967-1-1-2015 集成电路--电磁辐射的测量--第1-1部分:一般条件和定义 近场扫描数据交换格式
【适用范围】This part of IEC 61967 provides guidance for exchanging data generated by near-field scan measurements.
The described exchange format could also be used for near-field scan data generated by simulation or computation software.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although i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near-field scan
its use is not restricted to this application. The exchange format can be applied to emission and immunity near-field scan data in the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s.
he scope of this technical report includes neither the methods used for the measurements or simulations
nor the software and algorithms used for generating the exchange file or for processing or viewing the data contained therein.
【中国标准分类】 L55 微电路
【国际标准分类】 31.200-集成电路、微电子学
国际标准 IEC 61967-2-2005 集成电路150kHz-1GHz电磁辐射的测量第2部分:放射辐射的测量TEM 单元和宽带TEM单元方法
【适用范围】This test procedure defines a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from an integrated circuit (IC). The IC being evaluated is mounted on an IC test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that is clamped to a mating port (referred to as a wall port) cut in the top or bottom of a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TEM) or wideband gigahertz TEM (GTEM) cell. The test board is not inside the cell
as in the conventional usage
but becomes a part of the cell wall. This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any TEM or GTEM cell modified to incorporate the wall port; however
the measured radio frequency (RF) voltage will b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he primary factor affecting the measured RF voltage is the septum to IC test board (cell wall) spacing.This procedure was developed using a 1 GHz TEM cell with a septum to floor spacing of 45 mm and a GTEM cell with average septum to floor spacing of 45 mm over the port area. Other cells may not produce identical spectral output but may be used for comparative measurements
subject to their frequency and sensitivity limitations. A conversion factor may allow comparisons between data measured on TEM or GTEM cells with different septum to floor spacing.The IC test board controls the geometry and orientation of the operating IC relative to the cell and eliminates any connecting leads within the cell (these are on the backside of the board
which is outside the cell). For the TEM cell
one of the 50 Ω ports is terminated with a 50 Ω load. The other 50 Ω port for a TEM cell
or the single 50 Ω port for a GTEM cell
is connected to the input of a spectrum analyser or receiver that measures the RF emissions emanating from th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impressed onto the septum of the cell.
【中国标准分类】 L56 微电路
【国际标准分类】 31.080.99-其他半导体器件
国际标准 IEC TS 61967-3-2014 集成电路--电磁辐射的测量--第3部分:放射辐射的测量--表面扫描法
【适用范围】This part of IEC 61967 provides a test procedure which defines 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near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 components at or near the surface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IC). This diagnostic procedure is intended for IC architectural analysis such as floor planning and power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This test procedure is applicable to measurements on an IC mounted on any circuit board that is accessible to the scanning probe. In some cases it is useful to scan not only the IC but also its environment. For comparison of surface scan emissions between different ICs
the standardized test board defined in IEC 61967-1 should be used. This measurement method provides a mapping of the electric or magnetic near-field emissions over the IC. The resolution of the measurement is determined by the capability of the measurement probe and the precision of the probe-positioning system. This method is intended for use up to 6 GHz. Extending the upper limit of frequency is possible with existing probe technology but is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specification. Measurements may be carried out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or in the time domain.
【中国标准分类】 L55 微电路
【国际标准分类】 31.200-集成电路、微电子学
国际标准 IEC TS 61967-3-2005 集成电路 150kHz-1GHz电磁辐射的测量 第3部分:放射辐射的测量 表面扫描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L55 微电路
【国际标准分类】 31.200-集成电路、微电子学
国际标准 IEC 62047-1-2005 集成电路150kHz-1GHz电磁辐射的测量第2部分:放射辐射的测量TEM 单元和宽带TEM单元方法
【适用范围】This part of IEC 62047 defines terms 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devices including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of such devices.
【中国标准分类】 L40 半导体分立器件
【国际标准分类】 31.080.99-其他半导体器件
国际标准 IEC 62232-2017 在无线电通信基站附近用于评估人体所受电磁辐射的射频磁场强度、功率密度和比吸收率(SAR)的测定
【适用范围】This document provides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adio-frequency (RF) field strength and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 in the vicinity of radio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s (RBS) for the purpose of evaluating human exposure.
【中国标准分类】 L56 辐射防护与监测
【国际标准分类】 31.200-集成电路、微电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