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 GB 5009.211-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叶酸的测定
【适用范围】规定了食品中叶酸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叶酸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C53 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 5009.2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叶酸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叶酸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叶酸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C53 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7544-2019 天然橡胶胶乳男用避孕套 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橡胶胶乳男用避孕套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C63 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 11.200-人口控制、避孕器具
国家标准 GB/T 19567.3-2004 苏云金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苏云金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由防治鳞翅目害虫的苏云金芽胞杆菌原粉和助剂制成的苏云金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
【中国标准分类】 G25 化肥、农药
【国际标准分类】 65.100.10-杀虫剂
行业标准 YY/T 1850-2023 男用避孕套 聚氨酯避孕套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由聚氨醋胶乳制造,提供给消费者用于避孕和有助于防止性传播疾病的男用避孕套的最低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100%的聚氨酯避孕套以及聚氨酯胶乳为主体材料的其他复合型男用避孕套。
【中国标准分类】 C36 医药器械
【国际标准分类】 11.200-人口控制、避孕器具
国家标准 GB/T 223.27-19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氰酸盐-乙酸丁酯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钼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黑色金属
国家标准 GB/T 1303.9-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第9部分:聚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
【适用范围】GB/T 1303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用聚酰亚胺树脂和不同增强材料为基的工业硬质层压板的名称、要求、试验方法及供货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以玻璃布为基材,以聚酰亚胺树脂为粘合剂经热压而成的聚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其用途和特性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01-绝缘材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303.11-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第11部分: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
【适用范围】GB/T 1303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用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和不同增强材料为基的工业硬质层压板的名称、要求、试验方法及供货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以玻璃布为基材,以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为粘合剂经热压而成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硬质层压板。其用途和特性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K15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35.01-绝缘材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632.3-2010 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 第4部分: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出材料
【适用范围】GB/T1632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聚碳酸酯稀溶液中黏数(也称为比浓黏度)和相对黏度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聚碳酸酯(PC)纯料和共混物以及有或者未添加其他填料的混合物。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632.5-2008 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G70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87.060.30-溶剂
国家标准 GB 1665-1981 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2-2008 塑料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聚乙烯均聚物以及其他1-烯烃单体含量少于50%(质量分数)和带功能团的非烯烃单体含量不多于3%(质量分数)的共聚物在规定条件下耐环境应力开裂的能力。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2-1999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2-1980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适用范围】1.1GB/T1845的本部分规定了聚乙烯(PE)热塑性塑料材料的命名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分类基础。1.2不同类型的聚乙烯热塑性塑料材料用下列指定的特征性能的值以及推荐用途和(或)加工方法、重要性能、添加剂、着色剂、填料和增强材料等为基础的一种分类系统加以区分:a)密度;b)熔体质量流动速率。1.3本部分适用于聚乙烯均聚物以及其他1一烯烃单体质量分数小于50%和带官能团的非烯烃单体质量分数不多于3%的共聚物。本部分适用于常规为粉状、颗粒或碎粒状,未改性或经着色剂、添加剂、填料等改性的材料。本部分不适用于母料和EPM橡胶。本部分也不适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命名和分类参见GB/T21461.1-2008。1.4本部分不意味着命名相同的材料必定具有相同的性能。本部分不提供用于说明材料特殊用途和(或)加工方法所需的工程数据、性能数据或加工条件数据。如果需要,可按GB/T845的第2部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确定这些附加性能。1.5为了说明某种聚乙烯热塑性塑料材料的特殊用途或为了确保加工的重现性,可以在字符组5中给出附加要求。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5.1-1999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热塑性塑料材料的命名系统,也可以作为分类基础。聚乙烯的特征性能为密度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不同型号的聚乙烯用其特征性能的值以及推荐用途和(或)加工方法、重要性能、添加剂、着色剂、填料和增强材料等为基础的一种分类系统加以区分。 本标准适用于聚乙烯均聚物以及其他1-烯烃单体含量少于50%(m/m)和带官能团的非烯烃单体含量不多于3%(m/m)的共聚物。 本标准适用于常规为粉状、颗粒或碎粒状,未改性或经着色剂、添加剂、填料等改性的材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母料和EPM橡胶。 本标准不意味着命名相同的材料必定具有相同的性能。本标准不提供用于说明材料特殊用途和(或)加工方法所需的工程数据、性能数据或加工条件数据。 如果需要,可按有关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确定这些附加性能。 为了说明某种热塑性塑料材料的特殊用途或为了确保加工的重现性,可以在字符组5中给出附加要求。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5.2-2021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的方法和条件。本文件还规定了对试验材料的预处理及试样在试验前状态调节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表征聚乙烯模塑和挤出材料性能和测试方法的选择。这些性能是从GB/T 19467.1通用测试方法中选择的。本文件还列出了模塑和挤出材料广泛应用的或有特殊意义的其他试验方法,以及第1部分中的命名性能的测定方法。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具有再现性和重复性,可使用本文件规定的试样制备和状态调节的方法,以及规定的试样尺寸和试验方法。使用不同条件制备的试样或使用不同尺寸的试样所获得的测试数据可能不一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5.2-2006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 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适用范围】GB/T 1845的本部分规定了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的方法。本部分还规定了对试验材料的预处理及试样在试验前状态调节的要求。本部分规定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的方法和条件。本部分列出了表征PE模塑和挤出材料合适和必要的性能和测试方法。这些性能是从GB/T 19467.1-2004中的通用测试方法中选择的。本部分还规定了模塑和挤出材料广泛应用的或有特殊意义的其他试验方法,以及GB/T 1845.1-1999第1部分中命名性能的测定方法。为了获得具有重现性和可比性的试验结果,应使用本部分规定的试样制备和状态调节的方法,以及规定的试样尺寸和试验方法。使用不同条件制备的试样或使用不同尺寸的试样所获得的测试数据可能不一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 1845-1988 聚乙烯和乙烯共聚物材料命名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X4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3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由对羟基苯甲酸和乙醇以硫酸为催化剂酯化而制成的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中国标准分类】 X42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20-含油种子
国家标准 GB 1886.3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山苍子油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山苍子(Litsea cubeba Pers.)的鲜果中提取的食品添加剂山苍子油。
【中国标准分类】 Y41 日用化工品
【国际标准分类】 71.100.60-香精油
国家标准 GB 1886.3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由L-苯丙氨酸、L-天冬氨酸等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
【中国标准分类】 X42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6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或油脂与甘油反应生成的,经过或不经过分离提纯等加工得到的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山嵛酸、硬脂酸、月桂酸)。
【中国标准分类】 X42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6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胺醚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低分子胺(如三异丙醇胺)为主要原料,氢氧化钾作为催化剂,聚合而成的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胺醚。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7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或使用N,N’-二乙烯基-咪唑啉酮作为交联剂生成的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7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硫代二丙酸与月桂醇为原料经酯化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中国标准分类】 X42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8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用油脂和三乙酰甘油酯及甘油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酯交换、分子蒸馏等步骤制备,或在没有催化剂或者分子蒸馏的情况下,由食用单甘酯和乙酸酐通过直接乙酰化作用制备的食品添加剂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中国标准分类】 X42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9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甘油蓖麻醇酸酯(PGPR)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聚甘油与缩合的蓖麻油脂肪酸为原料经酯化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甘油蓖麻醇酸酯(PGPR)。
【中国标准分类】 X42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9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乳糖醇(又名4-β-D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乳糖醇(又名4-β-D毗喃半乳糖-D-山梨醇)。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11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在碱性催化剂下与环氧乙烷聚合而成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中国标准分类】 X42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12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庚酸乙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庚酸和乙醇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庚酸乙酯。
【中国标准分类】 X41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13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己酸烯丙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己酸和烯丙醇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己酸烯丙酯。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13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丁酸苄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丁酸和苄醇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丁酸苄酯。
【中国标准分类】 X42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15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甲酸香茅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甲酸香茅酯。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15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甲酸香叶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 甲酸香叶酯。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15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辛酸乙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辛酸乙酯。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1886.15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 2-甲基丁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乙酸 2-甲基丁酯。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