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化工检测>氟化铵检测
氟化铵检测,氟化铵检测报告
氟化铵检测
检测咨询量:6位   发布时间:2023-02-24 16:25:16   更新时间:2025-05-02 14:02:08   
第三方氟化铵检测机构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拥有齐全的检测仪器和多领域检测团队,数据科学严谨,检测设备齐全。能提供全方位检测服务,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氟化铵检测报告。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部分)

全部参数

检测样品(部分)

氟化铵

检测标准(部分)

国家标准 GB/T 1276-1999 化学试剂 氟化铵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氟化铵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
【中国标准分类】  G62  化学试剂 【国际标准分类】  71.040.30-化学试剂
国家标准 GB/T 1276-1984 高纯氟化铵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12  化学试剂 【国际标准分类】  71.060.50-盐
国家标准 GB/T 30901-2014 高纯氟化铵溶液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纯氟化铵溶液的分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高纯氟化铵溶液。该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清洗、蚀刻等行业。
【中国标准分类】  G12  无机化工原料 【国际标准分类】  71.060.50-盐
地方标准 CNS 1552-1962 化学试药(氟化铵)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使用 ISDN 数字交换机之信号分布功能,并使用提供传输容量低于 1920 kbps 的 ISDN 通道(B,H0 及 B 与 H0 倍数的信道或 H11∕H12)。而允许一部终端机传输视听信号到多部接收终端机的广播型式多点系统和终端机设备之技术需求。备考:本标准的重要技术特性,系提供
【中国标准分类】  G12   化学试剂 【国际标准分类】  71.060.50-盐
行业标准 DZ/T 0064.34-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催化极谱法测定镍和钴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催化极谱法测定镍、钻的方法。t本标准适用于地下水中钴和镍的测定。最低检测量钴为0.001ug,镍为0.01ug。最佳测量范围钴为0.05~0.8ug/L,镍为0.5~8.Oug/L。t在该体系中。铁的沉淀对钴有严重的吸附而产生干扰,加入氟化铵后可消除其影响,但应控制其用量,否则将抑制钴和镍的催化波。若单独测定镍,可不加氟化铵,以提高测定镍的灵敏度。t锰在该体系中于一1.28V也产生峰电流而干扰测定,将亚硝酸钠溶液控制在2mL以内,锰对钴的测定无影响。为了提高测定镍的灵敏度,可在测定钴后的试液中,补加2mL亚硝酸钠溶液后测定镍。
【中国标准分类】  D14  地质矿产勘察与开发 【国际标准分类】  73.080-非金属矿
国外标准 GOST 4518-1975 森林土壤磷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土壤磷的测定方法,采用碱熔法和酸溶法测定森林土壤全磷, 盐酸-硫酸、氟化铵-盐酸和碳酸钠浸提,比色法、连续流动分析仪法和电感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森林土壤有效磷。本标准适用于森林土壤全磷、有效磷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B10  土壤与肥料 【国际标准分类】  13.080.10-土壤的化学特性
行业标准 LY/T 1233-1999 铁粉 铁含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粉中铁含量的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铁粉中质量分数大于96%铁含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30-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国家标准 GB/T 223.9-2008 钢铁及合金 铝含量的测定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适用范围】GB/T 223的本部分规定了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溶铝的含量和用铜铁试剂分离-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铝的含量。本部分方法一适用于钢铁及合金中质量分数为0.050%~1.00%酸溶铝含量的测定;本部分方法二适用于钢铁及合金中质量分数为0.015%~0.50%铝含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01-黑色金属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23.9-200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铬天青S光度法测定铝含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30-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国家标准 GB/T 223.10-200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铜铁试剂分离-铬天青S光度法测定铝含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30-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国家标准 GB/T 223.29-2008 钢铁及合金 铅含量的测定 载体沉淀-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
【适用范围】GB/T 223的本部分规定了用载体沉淀-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测定铅含量。本部分适用于碳钢、合金钢、高温合金和精密合金中质量分数为0.0005%~0.25%铅含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01-黑色金属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23.89-2019 钢铁及合金 碲含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适用范围】GB/T 223的本部分规定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4含量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钢铁及合金中碲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质量分数0.00001%~0.005%。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80.01-黑色金属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549-2008 纤维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纤维玻璃化学分析的通则、试样制备以及玻璃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总铁、氧化亚铁、二氧化钛、氧化锰、二氧化锆、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锂、氧化钠、氧化钾、氟化物、总砷、总锑、总硫、五氧化二磷、氧化锶、氧化锌、二氧化铈和钡、镉、铬、汞、铅等化学成分测定的试剂、分析步骤、结果计算和精密度等。本标准适用于无碱(E和ECR)、中碱(C)、耐碱(AR)、高碱(A)、高硅氧、高强(S)、玄武岩、玻璃棉、岩棉、矿渣棉、硅酸铝棉等玻璃和纤维状玻璃化学成分的测定,也适用于化学组成类似的其他玻璃化学成分
【中国标准分类】  Q36  陶瓷、玻璃 【国际标准分类】  59.100.10-纺织玻璃纤维材料
国家标准 GB/T 1819.7-2017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铋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适用范围】GB/T 1819的本部分规定了锡精矿中铋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锡精矿中铋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5%~2.50%。
【中国标准分类】  D41  有色金属矿 【国际标准分类】  73.060-金属矿
国家标准 GB/T 1819.7-2004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铋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锡精矿中铋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锡精矿中铋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5%~2.00%。
【中国标准分类】  D41  有色金属矿 【国际标准分类】  73.060-金属矿
国家标准 GB/T 1819.14-2017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6部分:银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适用范围】GB/T1819的本部分规定了锡精矿中银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锡精矿中银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10%~0.100%。
【中国标准分类】  D41  有色金属矿 【国际标准分类】  73.060-金属矿
国家标准 GB/T 2946-2008 氯化铵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氯化铵、农业用氯化铵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各种工艺生产的工业用、农业用氯化铵。其主要用途:工业上用于干电池、电镀、染纺、精密铸造等方面:农业上用作肥料。
【中国标准分类】  G21  化肥、农药 【国际标准分类】  65.080-肥料
国家标准 GB/T 3286.3-2012 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氧化铝含量的测定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和络合滴定法
【适用范围】GB/T 3286的本部分规定了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和络合滴定法测定氧化铝含量。本部分适用于石灰石、白云石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也适用于冶金石灰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氧化铝含量(质量分数)0.01%~0.75%;络合滴定法,测定范围:氧化铝含量(质量分数)大于0.5%。
【中国标准分类】  D52  非金属矿 【国际标准分类】  73.080-非金属矿
国家标准 GB/T 3286.3-1998 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氧化铝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铬天青S光度法和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铝量。 本标准适用于石灰石、白云石中氧化铝量的测定,也适用于冶金石灰中氧化铝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D52  非金属矿 【国际标准分类】  73.080-非金属矿
国家标准 GB/T 4325.22-1984 日用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日用陶瓷材料及制品中灼烧减量、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锂、三氧化二硼、氧化锌、一氧化锰、五氧化二磷、三氧化硫、二氧化锆、锶、铜等主次成分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日用陶瓷材料及制品。
【中国标准分类】  Y24  日用玻璃、陶瓷、塑料 【国际标准分类】  81.060.20-陶瓷制品
国家标准 GB/T 4949-2018 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中锌、铟、镉、锡、镁、硅、钛、铁、铜和铅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铝-锌-锢系合金牺牲阳极中锌、铟、镉、锡、镁、硅、钛、铁、铜和铅含量的测定。各元素测定范围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H12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10-铝和铝合金
国家标准 GB/T 4949-2007 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 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中锌、镁、镉、铟、锡、铅、硅、铁、铜、钛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中锌、镁、镉、铟、锡、铅、硅、铁、铜、钛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H12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70-镉、钴及其合金
国家标准 GB/T 4984-2007 含锆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锆耐火材料的化学分析方法。本标准分析的项目如下:a)灼烧减量(LOI);b)二氧化硅(SiO<下标 2>);c)氧化铝(Al<下标 2>O<下标 3>);d)氧化锆(铪)(Zr(Hf)O<下标 2>);e)二氧化钛(TiO<下标 2>);f)氧化铁(Fe<下标 2>O<下标 3>);g)氧化钾(K<下标 2>O);h)氧化钠(Na<下标 2>O);i)氧化钙(CaO);j)氧化镁(MgO);本标准适用于分析元素的测定范围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Q44  耐火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1.080-耐火材料
国家标准 GB/T 5069.7-2001 镁质及镁铝(铝镁)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铝量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铝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镁质、镁铝(铝镁)质耐火原料及制品中氧化铝量的测定,测定范围:2.00%~95.00%。
【中国标准分类】  Q43  耐火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1.080-耐火材料
国家标准 GB/T 5069-2015 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本标准分析的项目如下:a)灼烧减量(LOI);b)二氧化硅(Si02);c)氧化铝(A1203);d)氧化铁(Fe203);e) 二氧化钛(Ti02 );f)氧化钙(CaO);g)氧化镁(MgO);h)氧化钾(K20);i)氧化钠(Na20);j)氧化锰(MnO);k ) 五 氧化二磷(P205);l)镁砂中游离氧化钙(F.CaO);m)氧化锆(铪)[Zr(Hf)02];n)三氧化二铬(Cr203)。
【中国标准分类】  Q40  耐火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1.080-耐火材料
国家标准 GB/T 5070-2007 含铬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铬耐火材料的化学分析。本标准分析的项目如下:a)灼热减量(LOI);b)二氧化硅(SiO<下标 2>);c)氧化铁(Fe<下标 2>O<下标 3>);d)氧化铝(Al<下标 2>O<下标 3>);e)二氧化钛(TiO<下标 2>);f)氧化钙(CaO);g)氧化镁(MgO);h)三氧化二铬(Cr<下标 2>O<下标 3>);i)氧化钾(K<下标 2>O);j)氧化钠(Na<下标 2>O);k)氧化锰(MnO)。本标准适用于分析元素的测定范围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Q43  耐火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1.080-耐火材料
国家标准 GB/T 5121.3-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方法一 塞曼效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10%~0.0015%。方法二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15%~5.00%。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3-1996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方法一 塞曼效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1%~0.0020%。方法二 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15%~0.50%。方法三 重铬酸钾滴定法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50%~7.00%。方法四 Na2EDTA滴定法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11-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锌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锌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05%~2.00%。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6150.1-2008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三氧化钨量的测定 钨酸铵灼烧重量法
【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钨精矿中三氧化钨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钨精矿中三氧化钨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50%。
【中国标准分类】  D31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3.060.10-铁矿
国家标准 GB/T 6900-2016 铝硅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硅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铝硅系耐火材料中灼烧减量、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二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一氧化锰、五氧化二磷、氧化锆、三氧化二铬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Q40  耐火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1.080-耐火材料
国家标准 GB/T 6900-2006 铝硅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硅系耐火材料的化学分析方法。 本标准分析的项目如下: a) 灼烧减量(LOI); b)二氧化硅(Si0); c)氧化铝(Al0); d)氧化铁(Fe0); e)二氧化钛(Ti0); f)氧化钙(CaO); g)氧化镁(MgO); h)氧化钾(K0); i)氧化纳(Na0); J)氧化锰(MnO); k)五氧化二磷 (P0)。 本标准适用的分析元素含量范围(质量分数)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Q41  耐火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1.080-耐火材料
国家标准 GB/T 6901-2017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本标准分析的项目如下:
a)灼烧减量(LOI);
b)二氧化硅(SiO2);
c)氧化铝(AI2O3);
d)氧化铁(Fe2O3);
e)二氧化钛(TiO2);
f)氧化钙(CaO);
g)氧化镁(MgO);
h)氧化钾(K2O);
i)氧化钠(Na2O);
j)一氧化锰(MnO);
k)五氧化二磷(P2O5)。
本标准适用于分析元素的测定。测定范围见1。
 
【中国标准分类】  Q40  耐火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1.080-耐火材料
国家标准 GB/T 6901-2008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Q40  耐火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1.080-耐火材料
国家标准 GB/T 7143-2010 铸造用硅砂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铸造用硅砂化学分析试样的制备及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铸造用天然硅砂、精选石英砂和人造石英砂的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仪、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含量分析和酸耗值的测定。本标准中并列的测定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中国标准分类】  J31  加工工艺 【国际标准分类】  71.040.99-有关化学分析方法的其他标准
国家标准 GB/T 7739.5-2021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铅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金精矿中铅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包括方法1和方法2两种测定方法。方法1适用于金精矿中铅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10%~5.00%;方法2适用于钡含量小于1%的金精矿中铅量的测定,测定范围:>5.00%~50.00%。
【中国标准分类】  D46  有色金属矿 【国际标准分类】  73.060.99-其他金属矿
国家标准 GB/T 7739.6-2021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锌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金精矿中锌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金精矿中锌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0.10%~2.00%;方法2测定范围:>2.00%~30.00%。
【中国标准分类】  D46  有色金属矿 【国际标准分类】  73.060.99-其他金属矿
国家标准 GB/T 7739.6-2007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锌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金精矿中锌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金精矿中锌含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D46  有色金属矿 【国际标准分类】  73.060.99-其他金属矿
国家标准 GB/T 7766-2008 橡胶制品 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橡胶制品组分及其含量的方法,包括通用试验方法、橡胶聚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R”系列(见GB/T 5576)的橡胶制品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中许多方法可应用于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的分析。
【中国标准分类】  G40  橡胶制品及其辅助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60-橡胶

常见问题

北检院检测周期一般为7-15工作日,具体周期需要根据样品情况来定。请您在咨询时尽可能的描述样品的情况以及样品状态,由此可制定更好的检测周期和检测方案。

为了防止在制样时对样品产生部分变化,导致检测数据有偏差,检测样品一般为客户提供,如果客户实在无法制作检测样品,则由北检院进行样品的制作。

检测方案可以根据客户检测需求来制定,如果客户要求相应的检测方案则按照客户提供的检测方案进行检测,如客户没有检测方案,则工程师通过检测标准进行制定,如果是非标试验,则由工程师根据样品信息对方案进行制定。

检测流程

检测流程

检测流程

检测优势

1、单位面向科研院所、学校和社会企业及科研单位,面向社会公共服务。

2、实验管理中心下设检测分析中心、科研测试中心、X射线应用中心。

3、面向物理、化学化工、材料、纳米、环境、电子、能源等众多学科。

4、拥有多台精密检测仪器设备。

5、能够从事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材料性能测定、材料质量综合评定等工作。

6、提供24小时开放服务、网络化的管理。

7、具备向校内外科学研究和品质鉴定提供公正、科研测试数据能力的重要机构。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第三方无源器件检测机构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拥有齐全的检测仪器和多领域检测团队,数据科学严谨,检测设备齐全。能提供全方位检测服务,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无源器件检测报告。
第三方石英玻璃器皿 烧瓶检测机构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拥有齐全的检测仪器和多领域检测团队,数据科学严谨,检测设备齐全。能提供全方位检测服务,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石英玻璃器皿 烧瓶检测报告。
第三方直接印刷木地板检测机构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拥有齐全的检测仪器和多领域检测团队,数据科学严谨,检测设备齐全。能提供全方位检测服务,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直接印刷木地板检测报告。
第三方银锭检测机构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拥有齐全的检测仪器和多领域检测团队,数据科学严谨,检测设备齐全。能提供全方位检测服务,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银锭检测报告。
  • 联系电话:400-6350-567投诉电话:010-82491398企业邮箱:010@yjsyi.com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27层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2008454号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