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 GB/T 2592.8-1981 高纯铟中铝,镉,铜,镁,铅,锌量的测定(化学光谱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4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70-镉、钴及其合金
,
国家标准 GB/T 4375.12-1984 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一锌一铟系合金牺牲阳极(以下简称牺牲阳极)的规格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介质中的船舶、港工与海洋工程设施、海水冷却水系统和储罐沉积水部位等工业领域阴极保护用的牺牲阳极的设计、生产和检验。海水、淡海水、海泥等腐蚀介质中其他钢结构阴极保护用的牺牲阳极的设计、生产和检验亦可参照使用。
【中国标准分类】 U05 船舶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47.020.05-造船用材料和零件
,
国家标准 GB/T 4948-1985 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2 船舶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10-铝和铝合金
,
国家标准 GB/T 4949-2007 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 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中锌、镁、镉、铟、锡、铅、硅、铁、铜、钛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中锌、镁、镉、铟、锡、铅、硅、铁、铜、钛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中国标准分类】 H12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70-镉、钴及其合金
,
国家标准 GB/T 4949-1985 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U09 船舶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70-镉、钴及其合金
,
国家标准 GB 6607-1986 铟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8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29.045-半导体材料
,
国家标准 GB/T 11072-1989 锑化铟单晶位错蚀坑的腐蚀显示及测量方法
【适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硝酸-氢氟酸腐蚀剂腐蚀,适用于锑化铟原始晶片(111)铟面a位错的显示和测定。测量面偏离(111)面应不大于3°。
【中国标准分类】 L90 电子设备专用材料、零件、结构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40.01-绝缘流体综合
,
国家标准 GB/T 11297.7-1989 锑化铟单晶电阻率及霍耳系数的测试方法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长方体和薄片锑化铟单晶样品的电阻率和霍耳系数的测量。 本方法所采用的样品是从锑化铟单晶中切割制备的,在特定位置上施加电极接触,用直流方法测量样品的电阻率和霍耳系数,而后计算该样品的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 本方法适用于电阻率10<上标-3>~10<上标2>Ω·cm的锑化铟单晶样品。
【中国标准分类】 L90 电子设备专用材料、零件、结构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40.01-绝缘流体综合
,
国家标准 GB/T 11810-2008 锡113-铟113m发生器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锡113-铟113m发生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检验证书和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锡113-铟113m发生器。
【中国标准分类】 F54 同位素与放射源
【国际标准分类】 27.120.99-有关核能的其他标准
,
国家标准 GB 11810-1989 医用铟-113m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用铟-113m放射性核素发生器的各项技术要求与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水合氧化锆柱分离法制备的铟-113m发生器,发生器柱体是湿的,柱内有少量自由液体。
【中国标准分类】 F54 同位素与放射源
【国际标准分类】 27.120.30-裂变物质
,
国家标准 GB/T 14353.13-2014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3部分:镓量、铟量、钨量和钼量测定
【适用范围】GB/T 14353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镓量、铟量、铊量、钨量和钼量。
GB/T 14353的本部分适用于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镓量、铟量、铊量、钨量和钼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
测定范围:0.13μg/g~40μg/g的镓,0.01μg/g~100μg/g的铟,0.03μg/g~40μg/g的铊,0.08μg/g~150μg/g的钨和0.18μg/g~150μg/g的钼。
方法检出限:镓0.042μg/g,铟0.004μg/g,铊0.009μg/g,钨0.026μg/g,钼0.061μg/g。
【中国标准分类】 D40 有色金属矿
【国际标准分类】 73.060-金属矿
,
国家标准 GB/T 15072.9-2008 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合金中铟量的测定 EDTA络合返滴定法
【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金合金中铟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AuNiIn合金中铟含量的测定。测量范围(质量分数):7%~10%。
【中国标准分类】 H68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99-其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
国家标准 GB/T 15072.9-1994 贵金属及其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合金中铟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5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70-镉、钴及其合金
,
国家标准 GB/T 18680-2002 液晶显示器用氧化铟锡透明导电玻璃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晶显示器(LCD)用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ITO)透明导电玻璃的技术要求、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液晶显示器用氧化铟锡透明导电玻璃。
【中国标准分类】 L47 半导体分立器件
【国际标准分类】 31.120-电子显示器件
,
国家标准 GB/T 20127.11-2006 钢铁及合金 痕量元素的测定 第11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铟和铊含量
【适用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铟和铊含量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高温合金中质量分数0.000010%~0.010%铟含量、质量分数0.000010%~0.010%铊含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11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30-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
国家标准 GB/T 20230-2022 磷化铟单晶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磷化铟单晶的牌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及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制作光电、微电器件用的磷化铟单晶锭及磷化铟单晶抛光片。
【中国标准分类】 H83 半金属与半导体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9.045-半导体材料
,
国家标准 GB/T 20230-2006 磷化铟单晶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n型、半绝缘型(Si)、p型磷化铟单晶锭及单晶片的牌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高压液封直拉法(HP-LEC)制备的磷化铟单晶材料(以下简称单晶)。
【中国标准分类】 H83 半金属与半导体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9.045-半导体材料
,
国家标准 GB/T 20510-2017 氧化铟锡靶材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氧化铟锡(简称ITO)靶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质量证明书、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99.99%金属铟、锡为原料生产的氧化铟锡靶材,用于制作透明导电膜。
【中国标准分类】 H62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50.60-铅、锌和锡产品
,
国家标准 GB/T 20510-2006 氧化铟锡靶材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氧化铟锡(简称ITO)靶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氧化铟锡靶材。
【中国标准分类】 H62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50.60-铅、锌和锡产品
,
国家标准 GB/T 23361-2009 高纯氢氧化铟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纯氢氧化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以金属铟为原料,经净化、中和、沉淀制得的高纯氢氧化铟,产品主要用于制取碱性电池、ITO及电子元件材料等。
【中国标准分类】 H66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50-有色金属产品
,
国家标准 GB/T 23362.1-2009 高纯氢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
【适用范围】GB/T 23362的本部分规定了高纯氢氧化铟中砷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高纯氢氧化铟中砷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0001%~0.0050%。
【中国标准分类】 H66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有色金属
,
国家标准 GB/T 23362.2-2009 高纯氢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 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适用范围】GB/T 23362的本部分规定了高纯氢氧化铟中锡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高纯氢氧化铟中锡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0005%~0.0040%。
【中国标准分类】 H66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有色金属
,
国家标准 GB/T 23362.3-2009 高纯氢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
【适用范围】GB/T 23362的本部分规定了高纯氢氧化铟中锑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高纯氢氧化铟中锑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0001%~0. 0050%。
【中国标准分类】 H66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有色金属
,
国家标准 GB/T 23362.4-2009 高纯氢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适用范围】GB/T 23362的本部分规定了高纯氢氧化铟中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高纯氢氧化铟中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铝、铁、锌、铅0.00005%~0.0040%,铜、镉、铊0.00002%~0.004%。
【中国标准分类】 H66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有色金属
,
国家标准 GB/T 23362.5-2009 高纯氢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适用范围】GB/T 23362的本部分规定了高纯氢氧化铟中氯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高纯氢氧化铟中氯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25%~0.80%。
【中国标准分类】 H66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有色金属
,
国家标准 GB/T 23362.6-2009 高纯氢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 称量法
【适用范围】GB/T 23362的本部分规定了高纯氢氧化铟灼减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高纯氢氧化铟灼减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16.00%~18.00%。
【中国标准分类】 H66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有色金属
,
国家标准 GB/T 23363-2009 高纯氧化铟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纯氧化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以金属铟为原料,经净化、中和、沉淀和焙烧制得的高纯氧化铟,产品主要用于制取碱性电池、ITO及电子元件材料等。
【中国标准分类】 H66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50-有色金属产品
,
国家标准 GB/T 23364.1-2009 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
【适用范围】GB/T 23364的本部分规定了高纯氧化铟中砷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高纯氧化铟中砷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0001%~0.0050%。
【中国标准分类】 H66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有色金属
,
国家标准 GB/T 23364.2-2009 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 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适用范围】GB/T 23364的本部分规定了高纯氧化铟中锡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高纯氧化铟中锡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0005%~0.0040%。
【中国标准分类】 H66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有色金属
,
国家标准 GB/T 23364.3-2009 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
【适用范围】GB/T 23364的本部分规定了高纯氧化铟中锑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高纯氧化铟中锑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0001%~0.0080%。
【中国标准分类】 H66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有色金属
,
国家标准 GB/T 23364.4-2009 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适用范围】GB/T 23364的本部分规定了高纯氧化铟中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高纯氧化锢中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铝、铁、锌、铅0.00005%~0.0040%,铜、镉、铊0.00002%~0.0040%。
【中国标准分类】 H66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有色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