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 GB/T 1535-2017 大豆油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豆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运输和销售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成品大豆油和大豆原油。
大豆原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大豆原油的贸易。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10-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
国家标准 GB/T 1535-2003 大豆油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豆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压榨成品大豆油、浸出成品大豆油和大豆原油。大豆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大豆原油的贸易。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10-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
国家标准 GB 1535-1986 大豆油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大豆油。
【中国标准分类】 K15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29.040.10-绝缘油
地方标准 DB32/ 2623-2014 大豆油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豆油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以下称能耗)限额的术语和定义、能耗限额、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及主要节能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大豆油生产企业能耗的计算、考核与评价,以及对新建、改扩建项目的能耗控制。
【中国标准分类】 Q33 陶瓷、玻璃
【国际标准分类】 81.040-玻璃
地方标准 CNS 749-2019 食用大豆油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由大豆制出之食用大豆油。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10-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
地方标准 CNS 749-2015 食用大豆油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由大豆制出之食用大豆油。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10-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
地方标准 CNS 749-2009 食用大豆油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由大豆制出之食用大豆油。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10-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
地方标准 CNS 749-2003 食用大豆油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由大豆制出之食用大豆油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10-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
地方标准 CNS 749-1988 脱胶大豆油(工业用)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油漆工业用脱胶大豆油。
【中国标准分类】 X14 粮食与饲料作物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20-含油种子
国家标准 GB/T 5539-2008 粮油检验 油脂定性试验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物油脂定性试验的术语和定义、仪器设备、试验步骤和结果判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桐油、蓖麻油、亚麻油、矿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棉籽油、菜籽油、植物油中猪脂、油茶籽油、茶籽油、大麻籽油的定性或检出试验。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10-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
国家标准 GB 14750-1993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A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A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B-紫罗兰酮为起始原料,经化学合成制得的维生素A食用植物油溶液(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在食品工业中作为营养强化剂。
【中国标准分类】 X42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T 15593-2020 输血(液)器具用聚氯乙烯塑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输血(液)器具用聚氯乙烯塑料(以下简称“PVC塑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体,采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增塑剂以及环氧大豆油和/或环氧亚麻籽油及其他必要的添加剂,经共混改性,用于制造一次性使用的输血(液)袋、输血(液)导管、配件的PVC塑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0392-2013 植物蜡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物蜡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由棕榈油、大豆油经氢化或水解或分提精制而成的植物蜡。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71.100.35-工业和家庭用化学品
行业标准 HG/T 4386-2012 增塑剂 环氧大豆油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增塑剂 环氧大豆油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大豆油和双氧水为原料,经环氧化制得的环氧大豆油。
【中国标准分类】 G71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71.100.40-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
国外标准 GOST 7825-1976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大豆定性PCP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B20 粮食与饲料作物
【国际标准分类】 65.020.99-其他有关农业和林业的标准
行业标准 NY/T 751-2021 绿色食品 食用植物油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包括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葵花籽(仁)油、玉米油、油茶籽油、茶叶籽油、米糠油、核桃油、红花籽油、葡萄籽油、橄榄油、牡丹籽油、棕榈(仁)油、沙棘籽
油、紫苏籽油、精炼椰子油、秋葵籽油、南瓜籽油及食用植物调和油。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20-含油种子
行业标准 NY/T 751-2017 绿色食品 食用植物油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的要求、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包括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葵花籽(仁)油、玉米油、油茶籽油、米糠油、核桃油、红花籽油、葡萄籽油、橄榄油、牡丹籽油、棕榈(仁)油、沙棘籽油及食用调和油等。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10-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
行业标准 NY/T 751-2007 绿色食品 食用植物油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经压榨或浸提工艺生产的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包括菜籽油、低芥酸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玉米油、油茶籽油、胡麻油和其他食用植物油类。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食用油和脂肪、含油种子
行业标准 NY/T 1526-2007 植物油中棕榈油的鉴别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鉴别植物油中棕榈油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芝麻油、油茶籽油)中的棕榈油的定性定量检测。本方法棕榈油的最小检出量为5%。
【中国标准分类】 B21 粮食与饲料作物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食用油和脂肪、含油种子
行业标准 NY/T 1798-2009 植物油脂中磷脂组分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IC法)测定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中磷脂组分和含量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中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肌醇(PI)的测定。 本标准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肌醇(PI)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2mg/g、0.38mg/g、0.75mg/g。本标准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肌醇(PI)线性范围分别为:0.08mg/Ml~8.00ng/mL、0.15mg/mL~15.00mg/mL、0.30mg/mL~30.00mg/mL。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食用油和脂肪、含油种子
行业标准 NY 5306-2005 无公害食品 食用植物油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食用植物油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压榨、浸出工艺生产的无公害食品食用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油茶籽油、米糠油等,其他食用植物油可参照执行。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10-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
行业标准 CCGF 102.1-2008 食用植物油抽查规范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国家及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食用植物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其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及针对特殊情况的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食用棕榈油、玉米油、米糠油、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食用调和油。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及异议处理复检。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食用油和脂肪、含油种子
行业标准 SN/T 3626-2013 出口食用油中正己醛含量的测定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用油中正已醛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花生油、橄榄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调和油等食用油中正已醛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食用油和脂肪、含油种子
行业标准 SN/T 4428-2016 出口油料和植物油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口油料和植物油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一质谱/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橄榄油、菜籽油、棕榈油、油菜籽、花生、芝麻、瓜子中77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食用油和脂肪、含油种子
地方标准 CNS 3639-2003 小艇甲板灯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各种食用油脂类,如花生油、大豆油、米油、芥花油、芝麻油、红花籽油、玉米油及猪脂、奶油等动植物油脂之检验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U63 船舶电器、观通、导航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29.140.40-照明设备
国家标准 GB/T 1534-2017 花生油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花生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运输和销售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成品花生油和花生原油。
花生原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花生原油的贸易。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10-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
国家标准 GB/T 1844.3-2022 塑料 符号和缩略语 第3部分:增塑剂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增塑剂相关的符号和缩略语。本文件仅包括已经被普遍使用的缩略语。
本文件旨在避免同一增塑剂出现多个缩略语。用符号组成的缩略语主要便于出版物和其他书面材料对化学物质进行描述。
本文件适用于塑料增塑剂的符号和缩略语。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 2763-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2.4-滴丁酸等564种农药10092项最大残留限量。
本文件适用于与限量相关的食品。
食品类别及测定部位(见附录A)用于界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用范围,仅适用于本文件。如某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在该食品类别下的所有食品均适用,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豁免制定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名单(见附录B)用于界定不需要制定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25 化肥、农药
【国际标准分类】 65.100-杀虫剂和其他农用化工产品
国家标准 GB 2763-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2
4-滴等483种农药7107项最大残留限量。
本标准适用于与限量相关的食品。
食品类别及测定部位(见附录A)用于界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用范围,仅适用于本标准。如某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在该食品类别下的所有食品均适用,有特别规定的除外。豁免制定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名单(见附录B)用于界定不需要制定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25 化肥、农药
【国际标准分类】 65.100-杀虫剂和其他农用化工产品
国家标准 GB 276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2
4一滴等433种农药4140项最大残留限量。
本标准适用于与限量相关的食品。
食品类别及测定部位(见附录A)用于界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用范围,仅适用于本标准。如某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在该食品类别下的所有食品均适用,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豁免制定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名单(见附录B)用于界定不需要制定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25 化肥、农药
【国际标准分类】 65.100-杀虫剂和其他农用化工产品
国家标准 GB 2763-2012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2
4-滴等322种农药2293项最大残留限量。本标准适用于与限量相关的食品。
【中国标准分类】 X04 食品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67.050-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
国家标准 GB/T 3780.6-2007 炭黑 第6部分:着色强度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以工业着色参比炭黑为基准相比较
用反射仪测定橡胶用炭黑着色强度的方法。本部分还规定了以国产标准参比炭黑3#为基准相比较
用反射仪测定色素炭黑着色力的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各类橡胶用炭黑及各类色素炭黑。
【中国标准分类】 G49 橡胶制品及其辅助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40.20-橡胶合成配料
国家标准 GB/T 5009.19-2008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标准第一法规定了食品中六六六(HCH)、滴滴滴(DDD)、六氯苯、灭蚁灵、七氯、氯丹、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五氯硝基苯的测定方法。第二法规定了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DDT)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肉类、蛋类、乳类动物性食品和植物(含油脂)中a-HCH、六氯苯、β-HCH、γ~HCH、五氯硝基苯、δ-HCH、五氯苯胺、七氯、五氯苯基硫醚、艾氏剂、氧氯丹、环氧七氯、反式氯丹、a-硫丹、顺式氯丹、p,p’-滴滴伊(DDE)、狄氏剂、异狄氏剂、β-硫丹、p,p’-DDD、o,p’-DD
【中国标准分类】 C53 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5009.142-2003 植物性食品中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残留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物性食品中吡氟禾草灵和精吡氟禾草灵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甜菜田、大豆田一次喷洒化学除草剂吡氟禾草灵和精吡氟禾草灵收获后的甜菜、大豆。 本标准也适用于吡氟禾草灵酸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为0.001ng,线性范围:1.0×10<上标-12>g~4.0×10<上标-10>g。
【中国标准分类】 C53 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5523-2008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脂肪酶活动度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粮食、油料中脂肪酶活动度测定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与用具、试样制备、分析步骤、结果计算及重复性。本标准适用于粮食、油料中脂肪酶活动度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X04 食品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5524-2008 动植物油脂 扦样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原油、精制动植物油脂的扦样方法,扦样所需器具。本标准适用于液态油脂、固态油脂扦样。注:不适用乳、乳制品、乳脂的扦样方法(详见 ISO 707)。
【中国标准分类】 X04 食品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5532-2008 动植物油脂 碘值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脂肪和植物油(以下简称“动植物油脂”)中碘值的测定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X04 食品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5535.1-2008 动植物油脂 不皂化物测定 第1部分:乙醚提取法
【适用范围】GB/T 5535的本部分规定了用乙醚提取法测定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含量的方法。本部分适用于一般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含量的测定。本部分不适用于蜡。对于某些不皂化物含量高的油脂,如海产动物油脂,仅能得到近似结果。当气候条件或规定不允许使用乙醚时,可使用GB/T 5535.2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X14 食品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7.200.10-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
国家标准 GB 968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限量或最大残留量、特定迁移总量限量及其他限制性要求。
本标准也包括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部分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或聚合反应的其他起始物。
【中国标准分类】 C53 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9696-2008 动植物油脂 水分和挥发物含量测定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植物油脂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两种测定方法:—方法A,使用砂浴或电热板。—方法B,使用干燥箱。本标准的方法A 适用于所有动植物油脂,方法B 仅适用于酸值小于4的非干燥性动植物油脂。本标准不适用于分析月桂油。
【中国标准分类】 X04 食品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9985-2022 手洗餐具用洗涤剂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手洗餐具用洗涤剂产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由表面活性剂和助剂配制的手洗餐具用洗涤剂和兼具果蔬清洁功能的手洗餐具用洗涤剂。
【中国标准分类】 Y43 日用化工品
【国际标准分类】 71.100.40-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