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 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四种测定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试验方法。As0法——使用10 N的力,加热速率为s0‘C/hB50法——使用50 N的力,加热速率为so℃/hAaz0法——使用10 N的力,加热速率为l20℃/h。本标准规定的四种方法仅适用于热塑性塑料开始迅速软化的温度。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 1633-1979 热塑性塑料软化点(维卡)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682.1-2018 塑料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 第1部分:标准方法
【适用范围】GB/T 3682的本部分规定了在规定的温度和负荷条件下测定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方法。方法A是质量测量方法,方法B是位移测量方法。通常,热塑性塑料材料标准参考本部分规定测定熔体流动速率的试验条件。附录A中列出了热塑性塑料常用的试验条件。
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特别适用于填充和非填充的热塑性塑料的比较,以及不同填充量的填充材料的比较。如果已知材料在试验温度下的熔体密度,则MFR可以由MVR的测定结果确定,反之亦然。
本部分也可用于流变行为受水解(断链作用)、缩聚和交联影响的热塑性塑料,但仅当这些影响及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时才适用。
本部分不适用于在测试过程中流变行为受到显著影响的材料。这些情况下,可采用GB/T 3682.2。
注:本部分中的剪切速率比用于常规条件下加工过程的剪切速率要小很多,因此通过本部分获得的各种热塑性塑料的数据与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能不一定有相关性。本部分规定的方法A和方法B均主要用于质量控制。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682.2-2018 塑料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 第2部分:对时间-温度历史和(或)湿度敏感的材料的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GB/T 3682的本部分规定了一种测试流变性能对时间一温度历史和(或)湿度非常敏感的热塑性材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方法。
注1:某些材料受到水解反应的影响,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以及其他聚酯类聚合物、聚酰胺等;还有的材料受交联反应影响,如热塑性弹性体(TPE)和热塑性硫化橡胶(TPV)。本方法也可能适用于其他材料。
本方法可能不适用于在测试过程中流变行为受到极大影响的材料。
注2:对那些MFR和MVR的变异系数比GB/T 3682.1-2018中精密度还高的材料,用其稀溶液中的黏数(GB/T 12006.1-2009
GB/T1632.1-2008)来表征可能更为合适。
注3:设备,操作流程和/或样品处理的微小差异可能大幅降低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再现性和精度。附录B给出了在理想的条件下采用本部分测试不同材料的MVR结果,这表明了本部分的重复性。
若已知测试温度和压力下材料的密度,或装有切断装置时测量精度至少与测MVR时的精度相同,则可通过MVR计算MFR。
注4:所需熔体密度应在试验温度和负荷下获得。实际上,低压下,在测试温度和环境压力下获得的数据即可使用。
本部分和GB/T 3682.1-2018的主要不同在于本部分在料筒温度和材料在该温度下经历的时间上规定了更严格的允差。因此要更严格的控制材料的时间温度历程,对易受高温影响的材料,与采用GB/T 3682.1-2018时得到的结果相比,采用本部分能减小结果的可变性。
本部分也给出了对湿度敏感的材料的制备和处理方法,这与获得可重复、可再现、精确的数据密切相关。
材料标准中一般规定了MVR和MFR的测试条件。然而,对那些在标准中没有规定测试条件的材料,其测试条件应由相关方协商确定。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规定的温度和负荷条件下测定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方法。通常测定熔体流动速率的试验条件由本标准引用的材料标准规定。热塑性塑料的一般试验条件列于附录A和附录B中。在比较填充和非填充热塑性塑料时,熔体体积流动速率是很有用的。如果知道实验温度下的熔体密度,则可以用自动测量装置测定熔体流动速率。 本方法不适用于流变行为受水解、缩聚或交联影响的热塑性塑料。 1.2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与剪切速率有关.本试验中的剪切速率远小于实际加工时的剪切速率。因此,本方法得到的各种热塑性塑料的数据不一定与它们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有关。两种方法在质量控制中都是有用的。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682-1983 热塑性塑料管材的公称外径和公称压力(公制系列)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30-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国家标准 GB/T 6111-2003 液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塑性塑料管材在恒定温度下耐恒定内水压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
【中国标准分类】 G23 化肥、农药
【国际标准分类】 23.040.20-塑料管
国家标准 GB/T 6111-1985 长期恒定内压下热塑性塑料管材耐破坏时间的测定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3.040.20-塑料管
国家标准 GB/T 7155.1-1987 热塑性塑料管材及管件密度的测定第一部分:聚乙烯管材及管件基准密度的测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3.040.20-塑料管
国家标准 GB/T 8804.1-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 拉伸性能测定 第1部分:试验方法总则
【适用范围】GB/T 8804的本部分规定了热塑性塑料管材的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拉伸性能主要包括以下性能:——拉伸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本部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热塑性塑料管材。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30-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国家标准 GB/T 8804.1-1988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聚氯乙烯管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30-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国家标准 GB/T 8804.2-1988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聚乙烯管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30-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国家标准 GB/T 9352-2008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试样的压塑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备热塑性塑料模压试样和试片的一般原理和步骤,试样可以通过机加工或冲压的方法从试片上获得。为了获得具有重复性的模塑件,包括四种不同的冷却方法的主要加工步骤都是标准的。对每一种材料,模压时需要的模塑温度和冷却方法应按照有关材料的国际标准中的规定或由有关利益双方商定。注:不推荐热塑性增强材料用本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9352-1988 热塑性塑料压缩试样的制备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塑料
国家标准 GB/T 9647-2015 热塑性塑料管材 环刚度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具有环形横截面的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30-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国家标准 GB/T 9647-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通用壁厚表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3.040.20-塑料管
国家标准 GB/T 14152-1993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真实冲击率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4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3.040.70-软管和软管组件
国家标准 GB/T 17037.1-2019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形试样的制备
【适用范围】GB/T 17037的本部分给出了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所遵循的一般原理,给出了用于制备两种试样的模具设计的详细参考数据,例如GB/T 37426规定的A1型和B1型试样,提供了可再现的注塑条件,其目的是提供模塑过程主要参数的一致性描述,并在报告的模塑条件下建立统一的方法。试样的可再现性制备所需的详细条件会随使用材料而有所变化,这些条件在相关材料的国家标准中有规定,或由相关方约定。
本部分适用于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制备具有可再现性的多用途试样和长条形试样。
注: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丁二烯(SB)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实验室之间试验表明,模具设计是保证试样的可再现性制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7037.1-1997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适用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所遵循的一般原理和注塑试样所涉及到的条件参数的定义。给出了用于制备符合ISO3167的多用途试样和80mm×10mm×4mm的长条试样的模具设计的详细参考数据。 本标准是确定具有再现性的注塑条件的基础,可使描述注塑过程的各种主要操作参数统一,也可使报告注塑的各种条件统一。制备具有可比性和再现性的试样所需要的具体条件将随着材料的变化而变 化。这些条件在有关材料的标准中给出,或经供需双方商定。 本标准适用于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注1: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丁二烯(SB)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循环试验表明,模具 设计是保证注塑试样性能具有再现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7037.2-2020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2部分:小拉伸试样
【适用范围】GB/T17037的本部分规定了一个四型腔的模具,即C型GB/ISO模具,用于小拉伸试样的注塑,试样尺寸为≥60mmX10mmX3mm(GB/T37426-2019中小拉伸试样CW13型)。
本部分适用于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制备具有可再现性的小拉伸试样。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7037.3-2003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3部分:小方试片
【适用范围】GB/T l7037的本部分规定了Dl型和D2型两个两型腔的标准模具,用于注塑60 mm×60 mm的小方试片,试片厚度为l mm(D1型)和2 mm(D2型)。试片可用于多种测试(见附录A)。另外,模具可以装配嵌件用于研究熔接线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见附录B)。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7037.4-2003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4部分:模塑收缩率的测定
【适用范围】GB/T l7037的本部分规定了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在平行和垂直于熔体流动方向上的模塑收缩率和模塑后收缩率的测定方法。 热固性材料收缩率的测定方法见IS0 2577。 本部分规定的模塑收缩率不包括吸湿的影响。该影响包括在模塑后收缩率和总收缩率中。仅由吸湿而产生的模塑后收缩率的测定方法见IS0 175 。 本部分规定的模塑收缩率系指自由收缩率,即保压期间模具中的试片因冷却而不受限制变形产生的收缩。因而它可被视为受限制收缩的最大值。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7037.5-2020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5部分:各向异性评估用标准试样的制备
【适用范围】GB/T 17037的本部分规定了用于注塑长方板形试样以获取单点和多点数据的模具(F型GB/ISO模具),最小试样尺寸为>90mm×80mm,首选尺寸为120mm×80mm,首选厚度为2mm。已发现该尺寸试样可提供最大的各向异性特性,且仅对注射速率有轻微的敏感性。使用两型腔模具是首选的。
对于塑料零件的设计,这将为拉伸性能提供上限和下限。由于模具填充速率和零件几何形状对各向异性的影响,将注塑试样板厚与给定零件的厚度相匹配是不合适的。
材料各向异性的研究是用于指导模具设计的而非用于质量控制的方法。
在热塑性塑料注塑过程中,熔融聚合物的流动可影响如玻璃纤维这样的类似填充物的取向或聚合物链的取向,这将导致材料的各向异性。
本部分中,流动方向被定义为从浇口到模具型腔远端的方向,横向指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方向。
F型GB/ISO模具并非用于替代测定热塑性塑料模塑收缩率试样制备的D型模具。
本部分适用于热塑件塑料材料注塑制备具有可再现性的长方板形试样。
【中国标准分类】 A8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55.080-麻袋、袋子
国家标准 GB/T 18042-2000 热塑性塑料管材蠕变比率的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热塑性塑料管材蠕变比率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圆环形截面的热塑性塑料管材。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23.040.20-塑料管
国家标准 GB/T 18252-2020 塑料管道系统 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30-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国家标准 GB/T 18475-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 简支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测定热塑性塑料管材简支梁冲击强度的通用试验方法。
——方法A:采用无缺口试样,以破坏试样数对试样总数的百分比表示结果。
——方法B:采用单缺口试样,以冲击强度表示结果。
——方法C:采用双缺口试样,以冲击强度表示结果。
本文件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管材简支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30-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国家标准 GB/T 18743.2-2022 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压力下输送冷热水的塑料管材及管件(或金属管件)组成的管道系统的性能要求。 由规定级别的塑料原材料制作的各种管材和管件都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和本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为通常使用条件下压力输送冷热水管道系统建立一个分级体系,作为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系统性能评价和设计的基础。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压力为0.4 Mpa、0.6 Mpa和1.0 Mpa的建筑物内用于输送水的下列塑料管道系统: a) 冷热水,包括饮用水的管道系统 b) 热水采暖的管道系统。 本标准不适用于消防系统和不使用水作加热介质的供暖系统。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30-塑料管、配件和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