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标准《饲料原料 大米蛋白粉》,主管部门为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地方标准《藻蓝蛋白粉》,主管部门为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缫丝后副产品丝精炼废水经预处理除渣,精处理除渣,再经膜过滤动态透析、洗涤、纯化和浓缩,最后经适温干燥,检测包装入库。
本标准规定了驼肉蛋白粉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驼肉蛋白粉的生产本标准规定了驼肉蛋白粉的技术要求。
黑龙江好粮油南瓜籽蛋白粉质量指标和安全指数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原料马铃薯蛋白粉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饲料原料马铃薯蛋白粉饲料原料马铃薯蛋白粉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原料马铃薯蛋白粉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饲料原料马铃薯蛋白粉。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432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GB/T6435饲料中水分的测定GB/T6438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GB10648饲料标签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14698饲料原料显微镜检查方法GB/T14699.1饲料采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马铃薯蛋白粉potatoproteinpowder马铃薯淀粉汁水经pH值调节、加热絮凝、脱水、干燥等工艺获得的粉状产品。3.2 粗蛋白质crudeprotein饲料中含氮量乘以6.25。3.3 粗灰分crudeash饲料经550℃燃烧后的残渣。3.4 马铃薯淀粉汁水potatofruitjuice指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经磨碎、分离薯渣和淀粉后产生的细胞液。4 要求4.1 感官指标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表1 感官指标项目 指标要求性状 呈粉状或颗粒状、无发霉、结块、虫蛀气味 具有马铃薯蛋白粉固有气味、无腐败变质气味色泽 浅灰色、浅棕色或浅黄色杂质 不含砂石等杂质,不得掺入非蛋白氮等物质4.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及分级见表2。表2 理化指标及分级项目 指标 优级 一级 二级粗蛋白质(以干基计)/%≥ 70 65 60粗灰分(以干基计)/%≤ 5 6水分/%≤ 10 11注:低于二级为等外品。4.3 卫生指标饲料原料马铃薯蛋白粉卫生指标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5 抽样每批产品采样按GB/T14699.1执行。6 试验方法6.1 感官要求采用目视、鼻嗅方法检测,必要时杂质按GB/T14698规定的方法检测。6.2 粗蛋白质按GB/T6432规定的方法测定。6.3 水分按GB/T6435规定的方法测定。6.4 粗灰分按GB/T6438规定的方法测定。7 检验规则7.1 组批以同原料、同工艺、连续生产或同一班次生产的质量均一、规格相同的产品为一批。7.2 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出厂。本标准规定的感官指标、粗蛋白质、水分为出厂检验项目。7.3 型式检验本标准第4章规定的所有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定型鉴定时;b)原料来源有重大改变或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时;c)产品停产3个月以上又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7.4 判定规则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4.1、4.3的规定时,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品。检验结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4.1、4.3规定时,可在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复检后仍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4.1、4.3的规定时,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理化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4.2中相应等级规定的产品,作为下一等级产品;不符合最低等级理化指标规定,但符合其他要求的产品,作为等外品。检验样品应妥善保管至保质期后一个月,以备复查。8 标签产品的标签应符合GB10648的规定,并明确标出产品的等级。产品的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9 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9.1 包装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防潮。包装应封口严密、结实、无破损。9.2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潮、防高温、防止包装破损,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运。9.3 贮存产品应贮存在通风、阴凉、干燥、清洁、无病虫害的地方,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贮,不应露天堆放。产品应分类、分级贮存。9.4 保质期未开启包装的产品,在规定的包装、运输、贮存条件下,产品保质期与标签中标明的保质期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标准《大豆蛋白粉》由TC270(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1、单位面向科研院所、学校和社会企业及科研单位,面向社会公共服务。
2、实验管理中心下设检测分析中心、科研测试中心、X射线应用中心。
3、面向物理、化学化工、材料、纳米、环境、电子、能源等众多学科。
4、拥有多台精密检测仪器设备。
5、能够从事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材料性能测定、材料质量综合评定等工作。
6、提供24小时开放服务、网络化的管理。
7、具备向校内外科学研究和品质鉴定提供公正、科研测试数据能力的重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