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规定了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构成及原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的生产及检验。
本文件规定了金属熔焊残余应力“温度-组织-应力”耦合有限元计算方法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及说明、分析流程、输入信息采集、确定有限元分析软件、有限元建模、顺序耦合分析方法、温度场分析、组织场分析、应力场分析、技术文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熔焊残余应力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本文件规定了金属熔焊残余应力“温度-组织-应力”耦合有限元计算方法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及说明、分析流程、输入信息采集、确定有限元分析软件、有限元建模、顺序耦合分析方法、温度场分析、组织场分析、应力场分析、技术文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金属熔焊残余应力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国家标准《金属材料 残余应力测定 压痕应变法》由TC183(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83SC4(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压痕应变法测定金属材料表面残余应力的基本原理、测量设备和材料、测量步骤、应力计算函数的确定和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硬度不大于50 HRC的各种金属材料表面残余应力的测定。
国家标准《无损检测 残余应力测量的中子衍射方法》由TC56(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下CVD陶瓷涂层(厚度>0.03mm)热膨胀系数和残余应力测试的原理,并规定了试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试样要求、试验步骤、数据的计算及试验报告的编写规则等
本文件适用于在金属或陶瓷基底的CVD陶瓷涂层
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材料性能研究、质量控制、特征描述以及数据采集等方向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下CVD陶瓷涂层(厚度>0.03mm)热膨胀系数和残余应力测试的原理,并规定了试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试样要求、试验步骤、数据的计算及试验报告的编写规则等。本文件适用于在金属或陶瓷基底的CVD陶瓷涂层。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材料性能研究、质量控制、特征描述以及数据采集等方向。
国家标准《船舶有毒液体物质残余物排放处理要求》由TC137(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37SC9(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上环境保护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规范规定了残余应力超声检测仪的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用设备及校准方法。本规范适用于残余应力超声无损检测仪器的首次校准、使用中的校准和检验。
国家标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检测方法 磁性异物含量和残余碱含量的测定》由TC243(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43SC4(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末冶金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磁性异物含量和残余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磁性异物含量和残余碱含量的测定。磁性异物含量测定范围为≥1 μg/kg,残余碱含量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01%~2.500%。
地方标准《特种设备焊接残余应力盲孔法测试方法》,主管部门为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行业标准《火化残余物处理处置要求》由全国殡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民政部。
行业标准《合成纤维 假捻变形丝残余扭矩试验方法》由纺织工业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假捻变形丝残余扭矩的三种试验方法——方法A:仪器法;方法B:手工法;附录A:扭转距离法。仲裁时采用方法A。本标准适用于假捻变形丝。
行业标准《硬质合金刀具残余应力检测方法》,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
1、单位面向科研院所、学校和社会企业及科研单位,面向社会公共服务。
2、实验管理中心下设检测分析中心、科研测试中心、X射线应用中心。
3、面向物理、化学化工、材料、纳米、环境、电子、能源等众多学科。
4、拥有多台精密检测仪器设备。
5、能够从事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材料性能测定、材料质量综合评定等工作。
6、提供24小时开放服务、网络化的管理。
7、具备向校内外科学研究和品质鉴定提供公正、科研测试数据能力的重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