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局域互联网络(LIN) 第8部分:电气物理层(EPL)规范:直流电源线上的局域互联网络(DC-LIN)》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文件规定了局域互联网络(LIN)附加的电气物理层(EPL)要求,包括电气特性、传输的调制方法以及如何将载波信号施加到直流电源线上。在不影响LIN更高层的情况下通过直流电源线进行的传输(以下称为DC-LIN)。 DC-LIN EPL使用高频调制载波通过DC电源线传播UART字节(面向字节)。 DC-LIN EPL支持 9 615 bit/s、10 417 bit/s和19 230 bit/s的比特率。 本文件适用于宽幅的直流电源(包括12 V和24 V)线,允许通过耦合电容器在不同的直流电源线之间进行通信。附录A描述了DC-LIN EPL接口到电源线的示例。
行业标准《通信用耐热柔性电源线》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文件适用于在通信电源设备中使用的额定电压为450/750V的单芯耐热柔性电源线。
行业标准《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电源线通用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行业标准《电动工具电源线护套》由全国电动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行业标准《通信用电源线端子》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行业标准《无线射频拉远单元(RRU)用线缆 第2部分:电源线》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行业标准《通信用铜包铝电源线》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行业标准《电工工具电源线护套》,主管部门为国家机械工业局。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第3部分:对耦合到非电源线电瞬态的抗扰性》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发射和抗扰性》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标准规定了220V及以下插头电源线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家用电器、生活电器以及电器设备所需要用到单相插头电源线使用的220V及以下插头电源线一、要求1.电源线表面应光滑、无气孔、裂纹、凹凸、破损、花斑、污浊等。2.电源线插头的插销表面无氧化、划伤、变形、锈蚀等,镀层应光滑、平整、无毛刺。3.电源线的总长度、外径、剥线长度、导体芯数和导体截面尺寸均应符合图纸要求,插头的尺寸应符合GB/T1002的规定。4.电源线的同一截面上任意两点外径之差(椭圆度)应不大于平均外形尺寸上限的12%等。二、机械性能1.插头的机械强度应符合GB/T2099.1-2008中24.2、24.4、24.5的规定。2.插销的机械强度应符合GB/T2099.1-2008中24.10的规定。3.经曲挠试验后,产品应符合GB/T5023.1-2008中5.6.3.1的规定等。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3部分:除电源线外的导线通过容性和感性耦合的电瞬态发射》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1、单位面向科研院所、学校和社会企业及科研单位,面向社会公共服务。
2、实验管理中心下设检测分析中心、科研测试中心、X射线应用中心。
3、面向物理、化学化工、材料、纳米、环境、电子、能源等众多学科。
4、拥有多台精密检测仪器设备。
5、能够从事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材料性能测定、材料质量综合评定等工作。
6、提供24小时开放服务、网络化的管理。
7、具备向校内外科学研究和品质鉴定提供公正、科研测试数据能力的重要机构。